- 主题:犹太帮与徐光启大规模编著伪书
伪史论不骂满清,改骂徐光启了?荒诞至极啊,官方史学界媚洋恨国舔清,你们则是各种歪理。我也不知道中国人怎么才能树立正确的爱国史观了。
【 在 xingtianwai 的大作中提到: 】
: 犹太帮与江南财阀合作,大规模编著伪书,始于明朝徐光启,并在清朝持续进行,直至民国仍在进行。而这其中最大的祸害,则是犹太帮对清末民国的教科书的有组织的干预。国内教科书至今仍然存在大量的犹太化视角和犹太化观点,这一影响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改过来。
: 数百年前,利玛窦出钱,要求干儿子徐李等人编写一堆所谓的利玛窦著作,这些托名之作,均为徐李几人所编,本质上也不是他们写的,多是民间的书拿过来修改润笔。
--
FROM 117.136.38.*
古代数学有理、术、数的区别,中国最缺的是理。几何原本应该是公理逻辑体系这套方法论最值得借鉴。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几何原本的前六卷是类似于九章算术那样的问答集,从介绍几何基本元素的定义(点、线、圆),到这些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基本的推论。
: 从第七卷到第十三卷是论文集,这部分历代学士根据自己的经验添加的。
: 其实利玛窦引进来的几何原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引进来的三角学知识,也就是弦论。
--
FROM 114.254.1.*
古代三角学其实是阿拉伯人搞出来的。蒙元时期回回人其实带了点,但是这时汉人知识分子元气大伤,没有人能够往本土传承。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数学没点三角学这条科技树确实是个遗憾。
--
FROM 114.254.1.*
古代中国是365.25度,根据年日来定的。
《浑天仪注》云:“天如鸡子,地如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 有水,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 半覆地上,半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天转如车毂之运也。”
明朝李之藻说,360度是一种出于便捷的近似。这一点没毛病啊。
李之藻《浑盖通宪图说·卷上》:“凡以日揣天者度法三百六十而馀五度四分度之一,今但用三百六十,举捷数也。”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天文传统用一周天。 唐朝时期印度传来 360°。
: 后面罗盘凑来凑去都没法凑够360°的说法,可惜啊。
--
FROM 114.254.1.*
没用,徐光启本来就是大学士了,位极人臣,崇祯也不是不重视科技,对西洋的新鲜玩意很重视。
但是时代已经积重难返,而这些技术变化还不足以蜕变出近代化的优势。
如果持续100年以上这个状态(类似日本兰学兴盛150年走向明治维新),那中国必然会转型,可惜时代、国运走向了反面。
【 在 branco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骂起徐光启来了,崇祯要是把徐光启当成国师,那科技会非常发达。
--
FROM 114.254.1.*
这事问题不大,明朝万历年李之藻就引入了360度,我记得崇祯历书里就有正弦表了。以中国人的智商,这就是捅破窗户纸就行了。
西欧人也是靠阿拉伯人、希腊人给他点破了才发展起来的。
只要不是满清那样闭关锁国,中国早就融入国际科学发展了。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360°,凭你 365.25°是不可能搞出三角学来的
--
FROM 114.254.1.*
没错,李之藻一看到这个360度就想明白了,这只是个度量上的便捷处理,不是本质问题。关键是正弦余弦等几何性质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怎么知道没有360度?
: 1度的弦比例是通过割圆术割出来的,无法得到360.25度的1度弦比例,只能用360度近似。
--
FROM 114.254.1.*
又开始甩锅科举了,科举总体上是高度正面的制度。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精英都搞八股文去了。。。
: 比如在科技进步贡献很大的袁,也是考上了进士才得以崭露头角
--
FROM 114.254.1.*
士绅的士,其实是尊重知识分子的意思,可不是指土豪劣绅,过去这一块误导比较多。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八股是高度正面的制度,士绅优待明明是优点当成了缺点
: 八股的好处就是可以管理更多的人口不至于出现混乱
--
FROM 114.254.1.*
错,古代知识分子不分科而已,像张载朱熹、明朝不少士人都是科研主力。到了近代,科学发展、生产力发展,自然会分化出文理,就好像中世纪神学院变成大学一样。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
: 高度正面,选拔人才,还能释放一部分压力
: 但对科技确实不利啊
--
FROM 114.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