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的史家是历史上独一份的,冠绝古今
可以说,对清史项目从来就是嗤之以鼻,看不起的。看古代修史都是国之大事,相位的重要兼职都是挂监修国史。修史的学问才识都是一时之选,甚至就是人望,很多本身就是军国大事操盘手级别。司马迁太史公中书令,班固经学大家,华夏武人最高荣誉勒石燕然的重要参与者,欧阳修是宰相级别。现在的只能被称之为历史学者,阅历才识太差,根本不配修史。
【 在 Dhyanacap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牛逼的传统居然在民国和新中国之后就不继续了,有点意外:到现在清史还没有定稿:官方也不搞了,可惜:史官没有编制了,大学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7.136.38.*
看到网络上,一些历史学者以所谓的民科,不是科班出身等等理由嘲讽广大民众对历史的喜爱,对过往事件的意见,感到这样的历史学者特S13,TMD。
看过一篇文章,几个所谓的新锐历史学者,估计写过几本书,又因北复之类出身,因欧阳修不符他们口味,不符他们的知识认知建构体系,居然不知耻,说要号召所谓的史学界,把新唐书新五代史不再承认为史学典籍著作,开除欧阳修出史学家。真不知耻的玩意。
如果在古代,这样的历史学者本身就是野鸡,是国史观或相关观阁出身,挂朝廷专门的修史职衔了吗?编起居注了吗?这些狗们很多不过是从校门到校门,啥社会实践也没有,见识甚至比不上我村一个老农民,就企图垄断对过往的解释,何德何能。
现代社会,知识分子大学教育已普及的情况下,这些历史学者除了掉书袋专业外,有垄断或接触某些资料的便利,其它有什么优势?甚至于如陈寅恪那样,对社会现象,军国大事一说就错的,真可笑。
【 在 Dhyanacap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牛逼的传统居然在民国和新中国之后就不继续了,有点意外:到现在清史还没有定稿:官方也不搞了,可惜:史官没有编制了,大学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3.104.38.*
古代低职位史官是修起居注,参闻军国大事的全过程的,现在有这种职位吗?高职位本身都是军国大事操盘手级别,有初心有才识,有阅历,有能力,这样修史,才修的史。现在大多数根本就是刷文而已。
估计也就×x大事汇编,xx年来决议有过去修史的影子和遗风。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史官咋没编制了,一直就有啊……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3.104.38.*
感觉国朝对历史的态度很奇怪的。看似很重视历史,但在我们这样以立德立功立言此三不朽为永世信仰,以流芳青史为追求的族群,却把很多古代修史制度给废了。
清史,居然让人大一个项目组操刀,也太不严肃,太不认真,太敷衍草率了。一切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史都是建构史,一切史都是思想史。历史解释权关系到天命解释权,人大这样的草鸡班子,何德何能?!
【 在 Dhyanacap 的大作中提到: 】
:修史的牵头人必须是政治局常委级别甚至是二把手,且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而且只能修清史,民国史都不一定有资格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3.104.38.*
历代都是宰相级别监修国史的,宰相的重要兼职是修国史。历史和政治,天命解释权从来都是连在一起的。
具体修史的人不仅才识俱一时之选,要有人望,同时都是深度参与军国大史,甚至操盘手级别,这些人知轻重,全局关键节点,知几幽微而见大局,这样修出的史才叫史书,才能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才能具有治世通鉴和天命解释的意义。
现在动辄干万言,不过是刷文,稻梁文,没啥才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更远谈不上,价值不大。
【 在 ibriano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止送:唐朝房玄龄、魏征、元朝托托,清朝张廷玉都是宰相级别:中国确实特别重视前代的官方史书修撰,基本是宰相挂名组织班子写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58.3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