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秦的历史本青感叹的人为就是李斯
可能因为他是屌丝出生有代入感吧
二世稍微正常一点,有李斯在秦也不会二世而亡
而李斯之前跟嬴政这样的强主,一下子也没适应突然变成了一个白痴老大该怎么应对
--
FROM 120.238.247.*
核心是二世是傻子,是个强主也不会这样,中庸之辈刘婵这种就更好了
二世感觉就跟司马衷差不多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放眼整个古代历史,李斯这种前朝重臣,都是不受新君待见的,尤其还是没啥根基的年轻新君。
: 加上中间有个赵高,以及李斯自身的性格弱点,赶到一块儿,李斯就悲剧了。
:
--
FROM 120.238.247.*
第一次帝制,谁也没经验
赵高也没经验,他自己也不知道啥是主要目的,要干啥,完全就是乱来
李斯是唯一的正常人,且把另外2个也当正常人,结果一个傻子,一个疯子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李斯要么早点和赵高结盟,一起糊弄傻子;要么就有目的地干掉赵高,哪怕用一些非常手段。他的选择是最糟糕的:去跟傻子较劲,同时对旁边的人精赵高没有任何防范,最后被人精干掉了。话说,李斯也是一定程度吃了缺少历史经验的亏吧?
:
--
FROM 120.238.247.*
秦法是可以改的,李斯提出的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很多都是首创
在实践中可以慢慢磨合修改,后代也基本是外儒内法,法家没有消亡,只是和儒家融合改良了而已
李斯和始皇帝作为帝制开创者,碰到新问题自然就去慢慢改良就是了
但是二世是个傻子,赵高也不懂完全瞎搞,李斯已经看到问题并准备改良,但是然并卵了
【 在 hanfengze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赵高、李斯都没太大关系,(暴)秦是亡于秦法,战争年代能抢到别的国家的东西互相分,和平年代抢不到东西又不会做一下子完蛋了。秦法不改,嬴政从棺材里跳起来都没用,胡亥赵高就是背锅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20.238.247.*
史记写的很清楚啊
1、拜师,荀卿学帝王之术,然后出师
2、入秦拜入吕不韦门下为门客
3、有机会接触秦王,提出灭六国策略,为长史
4、工作出色, 提拔为情报头子,官至客卿
5、郑国渠事件被牵连,写了谏逐客书,又得到重用
6、统一六国
7、提出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交通、统一货币,结束分封制,嬴政采纳
8、沙丘之谋
9、腰斩于市,夷三族
【 在 freyoneby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比较好奇李斯怎么从一代移民迅速爬上去的,就一篇谏逐客令搏出来位了,还是说沾了韩非子的光,知道是韩非子同门,嬴正才有机会看到他的文章
--
FROM 120.23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