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具体哪一仗是吴三桂起兵后的转折点。
没有明显的转折点,吴军是一点点由均势逐渐丧失主动,并最终失败的。
吴军一开始势大,但到了长江边开始犹豫,是过江,还是和谈,还是沿江而下。同时,其他各路反清势力乘势而起。
清军的总体策略就是,首先把吴军堵在湖南,让他既不能过江北上,也不能顺江而下,进而形成对峙;然后逐渐将其他的反清势力一一击破;最后集中精力对付吴/周军……
【 在 sleepless2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头势如破竹。一直打到湖南。后来咋了?大家说呢?
--
FROM 111.201.66.*
儿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实力的对比。渡江北上就要尽快与清军决战,吴那时未必做好了这个这个准备……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舍不得儿子,所以想和谈
: --
: 发自xsmth (iOS版)
--
FROM 111.201.66.*
事后来看,吴的胜机在迅速渡江北上,寻机歼灭一路清军主力,然后引发各种反清力量群起……
但是吴没有这种前后眼,很难这么准确的抓住如此瞬息即逝的战机。再有其他顾忌,一犹豫就错过了……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隅对抗全国,等清廷缓过来就没机会了。还是对清廷的决心估计不足
: --
: 发自xsmth (iOS版)
--
FROM 111.201.66.*
“舍不得儿子”虽是人之常情,但之于吴这样的人物,需要更多史料支撑。
不过,他看轻康熙,这个的确是,他大大低估了康熙的能力和决心……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其实有的,我觉得还是舍不得儿子,然后觉得康熙小孩子没那么大的决心。
: --
: 发自xsmth (iOS版)
--
修改:molar FROM 111.201.66.*
FROM 111.201.66.*
这是基操,救总是要救的。但是要证明上面说的,需要进一步有史料证明,他为了救儿子,而牺牲了其他重大利益……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史料支撑的,吴三桂为了和清庭和谈救回吴应熊,还委托西胀辣妈去给清庭带话的
:
: --
: ...................
--
修改:molar FROM 111.201.66.*
FROM 111.201.66.*
比如因为“救儿子”而导致关键junshi计划的改变、重大的zhengzhi让步、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等……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指的“其他重大利益”是什么?
: --
: 发自xsmth (iOS版)
--
FROM 111.201.66.*
需要找到能证明二者联系的史料。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吴三桂在湖南没有马上北伐,而是停下来试图和清庭和谈,算不算呢?
: --
: 发自xsmth (iOS版)
--
FROM 111.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