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历史(History)|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1/1
|
转到
主题:开元年间的九大节度使设置
17楼
|
allwar2
|
2024-02-01 11:30:00
|
展开
汉代的国相是朝廷封的,权利很大
不过几个诸侯王起兵的时候,都把国相收拾了
唐的节度使制度,本来是不断调任的,这样问题不大:你当节度使,来不及收复手下将军就调走了,就只能老实听话
后来懒得调任了,在位太久,就不行了
大家在:不听朝廷的未必死,不听节度使大人的马上死的节奏下。。。。
安禄山更是兼任三个节度使,这是不应该出现的
主要问题还是,皇帝懒了,事儿都乱了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设置节度使其实问题不大,出问题的是让节度使这个军事岗位拥有了行政权和财政权。
: --
: 发自xsmth (iOS版)
--
FROM 36.106.200.*
19楼
|
allwar2
|
2024-02-02 00:02:44
|
展开
汉无一成功是不假,不过明代有个成功的
而且国相起到的作用多大,就又另当别论了
兼任多个节度使,不一定出问题,却是大大增加出问题的可能
并不是不出问题,就是政策完全没问题;也不是出了问题的政策,就一定不行啊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因为汉代的国相是朝廷封的,所以诸侯王起兵都只能仓促起兵(被朝廷盯着,没法认真准备),无一成功。制度是很有效的。
: 兼任多个节度使并没什么问题,安禄山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兼任最多的。王忠嗣曾兼任四个节度使,一样说弄就弄了。
: --
: ...................
--
FROM 36.106.200.*
21楼
|
allwar2
|
2024-02-04 11:20:26
|
展开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多不成功的你不看,一个成功的就能说明问题啦?
: 兼任多个节度使并不会增加出问题的可能。出问题是因为军事干部有了行政、财务等其他方面的权利,以及黄地与泰子撕逼导致的
: --
: ...................
--
FROM 36.106.200.*
25楼
|
allwar2
|
2024-02-05 10:49:03
|
展开
晕。。。
我不是一直说,应该经常调动嘛
李隆基怠政后,不调了,问题就很严重了
我本来就说,兼任后,更容易出问题,你说“并不一定有什么问题”,看来是认可我的观点了?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节度使是流官,不是世吸王味可比的。
: 身兼多个节度使,往往是军是需要所致,而且都是有一系列制衡措施的,比如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时,几乎就只能控制大同附近,南边的太原是太子的人,更南边的运城是杨国忠控制的。有这些制衡在,兼任多路节度使并不一定有什么问题。军事需求解除任期一到就可以撤职
:
: ...................
--
FROM 36.106.200.*
27楼
|
allwar2
|
2024-02-06 15:37:11
|
展开
行吧,这么说,也问题不大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意思是,兼任,对出问题的贡献,相对较低。而对出问题贡献更大的是,君事干部拥有了行正、人事和财正权。
:
--
FROM 180.213.200.*
1/1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