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开元年间的九大节度使设置
设置节度使其实问题不大,出问题的是让节度使这个军事岗位拥有了行政权和财政权。
【 在 moonwalker (漫步于太空)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正在加载
:
--
FROM 120.245.122.*
节度使掌握财政权就养得起,zy来养就养不起,这不就是行政能力上出了问题嘛。
【 在 moonwalker (漫步于太空) 的大作中提到: 】
: 光想让节度使掌兵,不给财权不可能。
: 府兵制崩坏以后,养兵是一件巨费钱的事情。
: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设置节度使其实问题不大,出问题的是让节度使这个军事岗位拥有了行政权和财政权。
--
FROM 120.245.122.*
哪里用钱哪里收钱,但让用钱的军队自己收,那就出问题了
【 在 moonwalker (漫步于太空)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朝制度一向如此,哪里用钱,就哪里收钱。
: 转移支付的成本是无限大。
: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节度使掌握财政权就养得起,zy来养就养不起,这不就是行政能力上出了问题嘛。
--
FROM 120.245.122.*
慢慢在变大啊,比如最后出事的安禄山,除了节度使外,就还兼任河北采访使,不但可以调配河北的资源为己用,整个河北的高级官员几乎都是安禄山推荐任命的,然后玄宗又允许节度使拥有自己的幕府,都可以养自己的文官了。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宝年间不管是财权还是行政权都不大,尤其是财权,还是靠长安调拨
--
FROM 120.245.122.*
不只是安禄山,天宝年间节度使陆续都兼任营田使、度支使、观察使这些行政头衔了
【 在 AOC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安禄山兼职太多,不是节度使权力太大。
: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标 题: Re: 开元年间的九大节度使设置
: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an 31 18:11:17 2024), 站内
--
FROM 124.64.19.*
正因为汉代的国相是朝廷封的,所以诸侯王起兵都只能仓促起兵(被朝廷盯着,没法认真准备),无一成功。制度是很有效的。
兼任多个节度使并没什么问题,安禄山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兼任最多的。王忠嗣曾兼任四个节度使,一样说弄就弄了。
【 在 allwar2 (无昵称) 的大作中提到: 】
: 汉代的国相是朝廷封的,权利很大
: 不过几个诸侯王起兵的时候,都把国相收拾了
: 唐的节度使制度,本来是不断调任的,这样问题不大:你当节度使,来不及收复手下将军就调走了,就只能老实听话
: 后来懒得调任了,在位太久,就不行了
--
FROM 124.64.19.*
那么多不成功的你不看,一个成功的就能说明问题啦?
兼任多个节度使并不会增加出问题的可能。出问题是因为军事干部有了行政、财务等其他方面的权利,以及黄地与泰子撕逼导致的
【 在 allwar2 (无昵称) 的大作中提到: 】
: 汉无一成功是不假,不过明代有个成功的
: 而且国相起到的作用多大,就又另当别论了
: 兼任多个节度使,不一定出问题,却是大大增加出问题的可能
: 并不是不出问题,就是政策完全没问题;也不是出了问题的政策,就一定不行啊
--
FROM 124.64.18.*
节度使是流官,不是世吸王味可比的。
身兼多个节度使,往往是军是需要所致,而且都是有一系列制衡措施的,比如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时,几乎就只能控制大同附近,南边的太原是太子的人,更南边的运城是杨国忠控制的。有这些制衡在,兼任多路节度使并不一定有什么问题。军事需求解除任期一到就可以撤职
【 在 allwar2 (无昵称)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么多不成功的你不看,一个成功的就能说明问题啦?
: : 兼任多个节度使并不会增加出问题的可能。出问题是因为军事干部有了行政、财务等其他方面的权利,以及黄地与泰子撕逼导致的
--
FROM 114.254.9.*
节度使是流官,没什么不好搞轮换的
只有军权意味着一堆人在周围盯着的,一搞钱搞人事就会被打小报告然后被搞掉,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 在 circlezh (圆锥) 的大作中提到: 】
: 兼任多个节度使就不好搞轮换了,
: 军权在古代就是最大的实权,要搞钱搞人事容易太多
:
:
--
FROM 114.254.9.*
我的意思是,兼任,对出问题的贡献,相对较低。而对出问题贡献更大的是,君事干部拥有了行正、人事和财正权。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晕。。。
: 我不是一直说,应该经常调动嘛
: 李隆基怠政后,不调了,问题就很严重了
: ...................
--
FROM 114.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