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蒙元时期的书院官学化是一个重要的不良影响
zhuanlan.zhihu.com/p/497568709
书院是民间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学术交流的场所,天然的促进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宋朝时书院发达,是当时科技文化发达的重要载体之一。
蒙元把书院官学化,顺应元仁宗恢复科举时搞出来的“集中思想”潮流,应该是宋到明之间中国科技文化断代、重挫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上蒙元时期战乱影响,书院发展第一次重挫,比如有名的岳麓书院、明道书院在蒙元期间都垮掉了。
而书院又是一个明朝初年继承蒙元劣性制度,中后期通过自身发展恢复生机的领域(嘉靖万历年间书院超过宋朝规模)。早期朱88继承了蒙元的搞法,大搞官学,同时也是因为民间力量缺乏,搞官营促进教育。但一些idiot历史学者又是不管不顾蒙元影响,把明前期的书院低潮归因于老朱。
--
FROM 223.104.3.*
又有很多人鼓吹欧洲的“大学”,实际上宋朝和明后期的书院看起来更像是能变成现代汏学的玩意,比西欧的shen学院强。可惜啊。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zhuanlan.zhihu.com/p/497568709
: 书院是民间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学术交流的场所,天然的促进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宋朝时书院发达,是当时科技文化发达的重要载体之一。
: 蒙元把书院官学化,顺应元仁宗恢复科举时搞出来的“集中思想”潮流,应该是宋到明之间中国科技文化断代、重挫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上蒙元时期战乱影响,书院发展第一次重挫,比如有名的岳麓书院、明道书院在蒙元期间都垮掉了。
: ...................
--
FROM 223.104.3.*
谁说中国古代没有汏学胚胎?看看十汏书院,大概历程就是宋兴、元毁+官办经营、明官办+兴复、清禁+重开并严控。曲曲折折终于让中国的学术发展走向没落
zhuanlan.zhihu.com/p/161430540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zhuanlan.zhihu.com/p/497568709
: 书院是民间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学术交流的场所,天然的促进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宋朝时书院发达,是当时科技文化发达的重要载体之一。
: 蒙元把书院官学化,顺应元仁宗恢复科举时搞出来的“集中思想”潮流,应该是宋到明之间中国科技文化断代、重挫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上蒙元时期战乱影响,书院发展第一次重挫,比如有名的岳麓书院、明道书院在蒙元期间都垮掉了。
: ...................
--
修改:tianc03 FROM 223.104.3.*
FROM 223.104.3.*
所以说历史不是一直进步向上的
清朝更是一县只允许一官学
所有的私立学校都被废除了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zhuanlan.zhihu.com/p/497568709
: 书院是民间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学术交流的场所,天然的促进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宋朝时书院发达,是当时科技文化发达的重要载体之一。
: 蒙元把书院官学化,顺应元仁宗恢复科举时搞出来的“集中思想”潮流,应该是宋到明之间中国科技文化断代、重挫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上蒙元时期战乱影响,书院发展第一次重挫,比如有名的岳麓书院、明道书院在蒙元期间都垮掉了。
: ...................
--
FROM 223.198.80.*
历史其实已经说清楚了,科学文化发展的诀窍就是开放+学术环境的自由。汉人过去的历程其实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纵然外界环境总是不佳。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说历史不是一直进步向上的
: 清朝更是一县只允许一官学
: 所有的私立学校都被废除了
--
FROM 223.104.3.*
清代私塾很发达啊。
__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
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地方(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宗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学生入学年龄不限。自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学生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秀才祝星六创办并任塾师的西溪私塾(在今茶市街),开办时学生有二十余名,最盛时达四十余名。塾师一般多为一人,大的村塾则不定。学生人塾后由塾师个别教授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说历史不是一直进步向上的
: 清朝更是一县只允许一官学
: 所有的私立学校都被废除了
--
FROM 36.112.178.*
这些私塾相当于家庭教师,都是单干的。
【 在 conduct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代私塾很发达啊。
: __
: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
: ...................
--
FROM 36.101.222.*
单干这没关系吧。上私塾也可以参加科举,或者当绍兴师爷。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私塾相当于家庭教师,都是单干的。
--
FROM 36.112.178.*
私塾是真成私营培训机构了,但我说的书院不是一个层次的事,书院是能搞学术的,不只是教育。而且我记得看过资料满清时期私塾数量也不多。
【 在 conduct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代私塾很发达啊。
: __
: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
: ...................
--
修改:tianc03 FROM 223.104.3.*
FROM 223.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