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周朝分封还分给上古帝王之后
三皇五帝之类,怎么确定是他们后代的?
--
FROM 202.38.230.*
依据传说、以往祭祀的祖先、当时的一些“文物”等等呗。这玩意儿,背后还是利益和关系亲疏远近,主要从上古传说找个正统性背书而已。
西方也是如此。希腊城邦时代,各城邦一般都是把自己老祖宗追溯到某个神、某个特洛伊战争英雄,号称自己是这个门农那个琉斯的后代,彼此之间靠这个来攀交情,形成同盟关系。现在有些地区西方人的名字里还有一段是表明祖先渊源呢。有时发现考古证据表明和当下的追溯正统性的需求明显相违:A城邦想跟B城邦攀交情,发现根据祖先的墓碑的明确记载,咱们历史上和B城邦没交情,甚至还打过仗,咋办?好办,把老祖宗坟墓碑文上这段抹去,然后再编一段指向共同祖先或者并肩战斗过的兄弟的故事就是了,比如根据《荷马史诗》,你们那个老祖宗曾经路过过我们这里,那好,我就说他在我们这里和某个少女留过情,开枝散叶;或者你们老祖宗跟我们这里老谁家的大小子一起并肩战斗,打败过东山上的独眼巨人……齐活。之后年代久了,是不是的都是了。
其实就那么回事儿。你懂我懂大家懂。
【 在 forthehord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皇五帝之类,怎么确定是他们后代的?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
上古帝王之后应有部落可依托流传
似在商朝也有清晰脉络?
周初去上古未远,寻访不是难事
还有一个依据,是古时人心淳朴,所谓冒认之事应很难浮入时人脑海
--
FROM 202.98.251.*
猴山都有老大,没人在乎dna,关键谁能说了算
【 在 forthehord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皇五帝之类,怎么确定是他们后代的?
--
FROM 39.144.107.*
然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
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
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後於焦,黄帝之後於祝,帝尧之後於蓟,帝舜之後於陈
,大禹之後於杞
宣公卒,子康公贷立。贷立十四年,淫于酒妇人,不听政。太公乃迁康公于海上,食一
城,以奉其先祀。
黄初元年十一月癸酉,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
祭,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致胙;
认真读几遍书,很难么?秦以前都是禅让制,宗庙都在,怎么会不知道后代?
【 在 forthehord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皇五帝之类,怎么确定是他们后代的?
--
FROM 223.159.47.*
有理,向你学习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然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
: 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
: 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
: ...................
--
FROM 183.62.57.*
别丢人现眼了。
【 在 sleepless2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一部落称w。兼济天下称d。夏商周废d称w。后人都说那是正确的。大家说呢?
--
FROM 39.144.82.*
后来宗庙怎么没的?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然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
: 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
: 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
: ...................
--
FROM 39.144.82.*
天下归一,始皇帝你以为是说说的?
【 在 yuanfei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后来宗庙怎么没的?
--
FROM 116.2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