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长平之战,双方都换将了
赵括是带着援兵去前线的,明面上有兵力优势,40万打20万,但是秦国获得了情报,偷偷派白起带着援兵去前线,并且杜绝了情报外泄,这时变成了40万打40万,主将变成白起,但是赵括不知道这些,还是按既定计划攻击,被白起带来的新兵断绝后路,后面就没办法了。赵军战斗力不如秦军,赵括想靠人数优势打个时间差,先发制人,甚至也留了后路。但是赵国被渗透成筛子了,白起后发先至,全面克制了赵括的部署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这样的战例应该不多,自古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一方换的战例不少,都换了的不多。从秦国方面看,昭王为啥一开始不用白起,可能是网友说的,怕白起功高震主,王龁的表现也是合格的,把赵军打的坚壁不出了。如果继续用王龁,赢应该没问题,但应该难以全歼赵军。当然历史也是让白起和廉颇的对决没有上演,俩人擦肩而过。可
: ..................
--
FROM 175.167.129.*
有守军的,但是被白起带来的部队大迂回加短促突击给击破了,赵军最后是在自己的既有阵地里,被分割包围的,不是在秦军的营垒里。赵军虽然顽强,但是战斗力比秦军差很多,从之前的廉颇阶段也能看出来。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 别的不多说了,谷口还是应该派个一两万守好的
: 这样也不至于被困死在里面
: --
: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 越吵的凶的人潜意识里是对自己的观点持怀疑态度的,希望依靠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并说服自己。
:
:
--
FROM 175.167.129.*
你说的那个地方,不是一个路口,是一条谷地,一边是赵括主力,一边是大粮山辎重,赵括突围的方向就是大粮山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 按记载,白起是派出三股奇兵
: 两股绕回打下了两处关隘
: 一处截断赵军进来的退路,我说的是这里
: 而那两处关隘,也有人说因为赵括要决战,所以带走了精锐,才被突破
: --
: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 越吵的凶的人潜意识里是对自己的观点持怀疑态度的,希望依靠
: ..................
--
FROM 175.172.202.*
5000人是从正面插入到赵括和粮仓之间地带,还有2万人迂回到赵军大后方,这两万人阻挡了赵国本土的援助,同时和王龁阵地一起,形成了对赵军整体的包围。从被包围后的过程和结果看,赵军守粮仓和后方的军队战斗力都不行,可以说一触即溃,赵括带的主力,人数未知,面对王龁部队和5000人白起部队的包围,冲不出去,人数应该也不多,战斗力也不如秦军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史记说白起派了五千精锐就截断了
: 当然后续应该有增兵
: --
: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 越吵的凶的人潜意识里是对自己的观点持怀疑态度的,希望依靠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并说服自己。
:
:
--
FROM 175.167.139.*
是啊,廉颇带队兵力对等,对方是王龁,还不是白起,阵地丢失,损兵折将,两年不敢野战迎敌,这就是赵军真实战斗力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么算,赵军根本不具备和秦军野战的实力啊
: --
: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 越吵的凶的人潜意识里是对自己的观点持怀疑态度的,希望依靠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并说服自己。
:
:
--
FROM 175.167.139.*
赵武灵王前295年饿死,长平之战是前260年,已经过了35年,两代人了,当年能打的那波人差不多死光了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 赵胡服骑射后不是挺强的吗?
: 之后的李牧对秦军也不落下风
: 这么算,廉颇的水平好像有些水分?
: --
: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 越吵的凶的人潜意识里是对自己的观点持怀疑态度的,希望依靠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并说服自己。
:
:
--
FROM 175.17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