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宋孝宗也算不得一个多有作为的明君吧
光从接班人的选择来说,以“英武类己”的理由选择光宗继承大统,足以说明他识人不明,这还是他自己的儿子呢;他对史浩的依赖性太强了,给后来史弥远、史嵩之弄权奠定了基础。孝宗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北伐,然后朝中缺乏良将,历次军事准备也相当不足仓促挑战。
政治手腕也不够硬,既然已经选择光宗作为继承人了,那就不要再瞎说什么要选光宗的侄儿作为太子的话了,这样和儿子及儿媳妇的关系也不至于太差。还有,既然发现李凤娘人品很差,嫉妒性强,那就直接利用皇权把她废了得了呗,结果人没废,废后的话却传得天下皆知。
从对朝臣的掌控来说,也就比南宋其他智商和能力都平平的稍强一些吧,比高宗还是有差距。
--
FROM 210.72.80.*
南宋除了第一个九哥,和最后的宋度宗(后面小皇帝)不算的话中间基本就是赵+史两家的共同执掌天下,满朝文武,半出史门
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
而且南宋史家完美躲过了南宋最后倾覆的战乱,大量杭州,宁波,绍兴的史家人在蒙宋战争之后遗留了下来,成为了现在的浙江人
--
FROM 120.238.247.*
这些都是拜宋孝宗所赐吧。宋孝宗特别尊重和信任他的老师史浩
【 在 Dhyanacap 的大作中提到: 】
: 南宋除了第一个九哥,和最后的宋度宗(后面小皇帝)不算的话中间基本就是赵+史两家的共同执掌天下,满朝文武,半出史门
: 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
: 而且南宋史家完美躲过了南宋最后倾覆的战乱,大量杭州,宁波,绍兴的史家人在蒙宋战争之后遗留了下来,成为了现在的浙江人
--
FROM 210.72.80.*
并不一定,历史很多偶然的,史浩受信任能力也不错,后面他儿子的事情他也料想不到
而且史浩因为反对北伐被罢免过,算是一个直臣,比那些假主战派好很多,挺务实的
从历史的走向来看,史家干的不算坏,史弥远我倒现在都没弄明白为什么是奸臣
【 在 grab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都是拜宋孝宗所赐吧。宋孝宗特别尊重和信任他的老师史浩
:
--
FROM 120.238.247.*
史弥远,史嵩之都算是能臣了,史弥远除了弄死韩侂胄,也没干啥出格的事儿,对金的对蒙古的政策也很克制了,主要还是皇帝太弱了。
【 在 Dhyanacap 的大作中提到: 】
: 并不一定,历史很多偶然的,史浩受信任能力也不错,后面他儿子的事情他也料想不到
: 而且史浩因为反对北伐被罢免过,算是一个直臣,比那些假主战派好很多,挺务实的
: 从历史的走向来看,史家干的不算坏,史弥远我倒现在都没弄明白为什么是奸臣
: ...................
--
FROM 112.64.131.*
杀韩侂胄已经很出格了
岳飞好歹是下狱审问的,莫须有,韩侂胄直接杀了
【 在 Roncatto 的大作中提到: 】
: 史弥远,史嵩之都算是能臣了,史弥远除了弄死韩侂胄,也没干啥出格的事儿,对金的对蒙古的政策也很克制了,主要还是皇帝太弱了。
--
FROM 223.72.75.220
对,这个事儿很恶心,还把头颅送给金。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杀韩侂胄已经很出格了
: 岳飞好歹是下狱审问的,莫须有,韩侂胄直接杀了
--
FROM 112.64.131.*
不尊重宋宁宗的遗愿,矫诏立赵昀为帝,后面害死赵竑,这直接影响到了南宋后来的政治走向。实际上赵竑的能力至少比赵昀强。赵昀在位期间,先后经历了好几任权相,自己懦弱无能。
【 在 Roncatto 的大作中提到: 】
: 史弥远,史嵩之都算是能臣了,史弥远除了弄死韩侂胄,也没干啥出格的事儿,对金的对蒙古的政策也很克制了,主要还是皇帝太弱了。
--
修改:Hog FROM 210.72.80.*
FROM 210.72.80.*
赵昀?宋理宗?他在南宋后面几个皇帝里面算是不错了吧,扛住了蒙古第一轮的攻击,也出了不少名将,不能算差
【 在 Ho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尊重宋宁宗的遗愿,矫诏立赵昀为帝,后面害死赵竑,这直接影响到了南宋后来的政治走向。实际上赵竑的能力至少比赵昀强。赵昀在位期间,先后经历了好几任权相,自己懦弱无能。
--
FROM 112.64.131.*
……
再出格就是赵匡胤了吧
【 在 Roncatto 的大作中提到: 】
: 史弥远,史嵩之都算是能臣了,史弥远除了弄死韩侂胄,也没干啥出格的事儿,对金的对蒙古的政策也很克制了,主要还是皇帝太弱了。
--
FROM 114.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