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换个角度看白登被围
嗯,已经打了几次了吧
汉军缺衣少食,匈奴也没拿下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匈奴的优势在于机动力,但是装备的防御力不如汉军,所以如果要强攻白登伤亡会很大的,后来匈奴也没能攻下坚城。这是双方能达成协议的根本原因。刘三虽然没全军覆灭但速决战失败,国力还需要恢复,异姓王也需要铲除,他也意识到这是一场持久战。
--
FROM 36.106.206.*
匈奴是骑兵强,这玩意用来攻城用处就大跌。印象里匈奴似乎没有攻下任何城池过
【 在 allwar2 (无昵称)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已经打了几次了吧
: 汉军缺衣少食,匈奴也没拿下
: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匈奴的优势在于机动力,但是装备的防御力不如汉军,所以如果要强攻白登伤亡会很大的,后来匈奴也没能攻下坚城。这是双方能达成协议的根本原因。刘三虽然没全军覆灭但速决战失败,国力还需要恢复,异姓王也需要铲除,他也意识到这是一场持久战。
--
FROM 124.64.22.*
对,就是这么个情况。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胡逼咧咧啥呢,被汉军打的一路北逃,匈奴类似占了个青树坪战斗的便宜就让你兴奋吹起牛逼了
: 匈奴仗左右贤王将万馀骑与王黄等屯广武以南,至晋阳,与汉兵战,汉大破之,追至于离石,破之。匈奴复聚兵楼烦西北,汉令车骑击破匈奴。匈奴常败走,汉乘胜追北,闻冒顿居代谷,高皇帝居晋阳,使人视冒顿,还报曰“可击”。上遂至平城。
--
FROM 136.56.52.*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匈奴的优势在于机动力,但是装备的防御力不如汉军,所以如果要强攻白登伤亡会很大的,后来匈奴也没能攻下坚城。这是双方能达成协议的根本原因。刘三虽然没全军覆灭但速决战失败,国力还需要恢复,异姓王也需要铲除,他也意识到这是一场持久战。
--
FROM 136.56.52.*
应该相当接近当时的情况了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于老婆这段基本可以当八卦看,冒顿身经百战,这样的大事怎么会听夫人之言。这段估计是司马迁采风时候问到某个人编的。别处又记载陈平之计外面不得而知。
: 汉军出包围圈的时候是所有人端着弓箭朝外,这个记录应该是真的,毕竟这么多人目睹,从这里反映,双方交流得不是那么透彻的,汉军对匈奴绝不是求着别人放一马。
: 匈奴能在白登山地围住刘邦,可能得益于匈奴山地骑射的特殊技能(晁错论汉匈优势劣势中特别提到这点,汉军在平坦的地方反而可以靠战车和劲弩占优势),后世的游牧民族似乎都没有这个又是。
: ...................
--
FROM 136.56.52.*
有道理,学习了。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匈奴单于的女人背后都是其它部落的支援,可不是简单的观光。
--
FROM 136.56.52.*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足够骑兵,汉初就是皇帝出巡马车连四匹同色的马都很难凑齐,将相只能坐牛车,而和匈奴的作战是要消耗大量马匹草料的,靠步兵追不上敌人就没法根治。刘三在白登山上看到匈奴的大批马队就明白这绝对不是短时间能赶上的。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已经打了几次了吧
: 汉军缺衣少食,匈奴也没拿下
--
修改:bhima FROM 112.18.4.*
FROM 112.18.4.*
刘三这次冒进很大程度是被韩王信气和被假情报哄得,冷静下来后几十年军事经验就提醒他这个任务只能留给子孙去完成了。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已经打了几次了吧
: 汉军缺衣少食,匈奴也没拿下
--
修改:bhima FROM 112.18.4.*
FROM 112.18.4.*
另一个问题是当时人口数量太少,需要大批士兵复员回乡搞生产和生殖,长时间和匈奴消耗就得先饿肚子了。秦就是没掌握好这种松弛节奏需要结果把经济搞崩了。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已经打了几次了吧
: 汉军缺衣少食,匈奴也没拿下
--
修改:bhima FROM 112.18.4.*
FROM 112.18.4.*
嗯
知错就改,是刘三最大的优点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三这次冒进很大程度是被韩王信气和被假情报哄得,冷静下来后几十年军事经验就提醒他这个任务只能留给子孙去完成了。
--
FROM 111.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