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山城的筑造是在七世纪后半叶日本与东亚各国发生激烈军事冲突的背景下开展的。在天智天皇2 年
(663年)的白村江之战中败北后,朝廷开始着手准备防御设施,以应对可能来自唐朝和新罗的入侵。这些日本最早
期的山城出自百济将军的监督指导,因此其运用的建筑技术和形式也都来自朝鲜半岛。然而八世纪修建的山城则与
这些朝鲜式山城有着明显的不同。例如建于756至768年间的怡土城就带有强烈的中国印记,它的修筑由吉备真备
和佐伯今毛人负责监督,前者曾作为遣唐留学生前往中国学习18年,后者则参与了朝廷众多的建筑工程,其中包括
担任平城京东大寺的营造司长官。怡土城也成为七八世纪之间,日本将学习对象从朝鲜转向中国的重要实证。在整
个7世纪,尤其是初期,传入日本的中国建筑技术知识主要依靠朝鲜半岛的传递。然而到8世纪,日本可以通过遣
唐使直接获取有关中国建筑的大量信息。
此外,由于这些山城大多分布在九州北部到濑户内海的沿海地区,可以推测其谋划者一定是希望建立防御性的
军事设施网络,以保护来往于九州和都城腹地之间的濑户内海航线。这条航路的关键之处在于,它既是外敌最有可
能派兵进攻都城的路线,也是日本遣使入唐的主要通道。这种策略性地在海路沿线布置防御性山城在中国和朝鲜都
没有出现过,凸显了日本的独特之处。
【 在 linuxy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没有建设欧洲那种古堡的传统,日本反倒不少
--
FROM 219.2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