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清朝时,乾隆许哈萨克人放牧的“界内卡外”是哪片区域?
谭其骧图也是照着这个线画的……
【 在 six66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晚根据提示找雅尔城时,找到一篇文史网上的文章
: 提到:
: 巡边设防的军队主要是从伊犁地区北上,有时并由科布多西进以为配合。从伊犁北上巡边部队的进军路线,主要是从伊犁出发,由伊犁河北西行,越阿勒坦额默勒(今称阿尔滕埃麦利)山,折北绕库克乌苏河上游,再折东北过勒布什(今称列普西)到巴尔喀什湖东端,绕爱古斯河、楚克里克河(今科克佩克特河)、布空河(今译布康河)到斋桑湖北、额尔齐斯河左岸的辉迈拉呼。如,1760至1761年间,藩属哈萨克使者屡以“厄鲁特之地俱已闲旷”,哈萨克人众颇有在爱呼斯、勒布什、库克乌苏、阿勒坦额默勒、沙喇伯勒、塔尔巴哈台、特穆尔淖尔郭等地游牧者,“请求赏给”,并“加恩将来准哈萨克人等至伊犁游牧。”乾隆皇当即给予严厉驳斥,告以“国家以大兵平定之地,岂可任尔等侵据”,责令立即撤出,“守其旧界,不可逾越”[①b]。并传谕伊犁大臣阿桂等“以巡查边界为名,领兵四五百名,前往塔尔巴哈台等处,予以驱逐”[②b]。1761年,付都统伊柱领兵巡查布木察罕乌苏、勒布西、和博克赛里等处[③b],阿桂也亲往塔尔巴哈台地区巡查,并建议在此地驻兵防守。还勘察了应该设置卡伦的处所,“拟自辉迈拉呼至爱古斯、招莫多,自阿勒坦额默勒至伊犁等十七处,立木为记。对伊犁河四处,垒石为记”[④b]。
: ...................
--
FROM 223.104.44.*
所以现在塔城离边境特别近……
【 在 six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该是,昨天后来找到的文章里有
: 1764年,参赞大臣绰勒多领兵从乌鲁木齐移驻塔尔巴哈台,修肇丰城于雅尔(今乌尔扎尔附近)。两年之后,又因雅尔冬日雪大,夏秋蚊蝇众多,屯田不便,东移二百余里,于楚呼楚修筑了绥靖城,作为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的驻地。
: 由于这时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已经设立,其驻地也已由雅尔迁至楚呼楚,即后来的塔尔巴哈台城,简称塔城。
: ...................
--
FROM 223.104.44.*
前面是在说塔城这段儿。塔城这段儿是按那个画的:“到巴尔喀什湖东端,绕爱古斯河、楚克里克河(今科克佩克特河)、布空河(今译布康河)到斋桑湖北”
【 在 six66 的大作中提到: 】
: 谭图是按巴尔喀什湖西岸为界向西南延伸画的
: 从巡边界是从巴尔喀什湖东岸向西南方向
--
修改:molar FROM 223.104.44.*
FROM 223.104.44.*
灭了准噶尔之后,清廷大体继承了与中亚各国的边境。大玉兹离得近,其中还是有不少部落愿意归复的。这个图要表现的是1820年的情况。那时大玉兹的卫逊、札剌亦儿等部在阿布赉的儿子(比如阿迪勒、索克等)一辈的掌控下,他们摇摆于清廷与中亚诸国(浩罕、布哈拉等)之间。所以照谭那么画,也问题不太大。。。
【 在 six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北段是对的
: 南段大概差了一个大玉兹,估计是把准噶尔当年占的大玉兹都算进去了
: 据我理解,击败准噶尔之后,没有控制大玉兹,就和当地哈萨克首领建立朝贡关系
: ...................
--
FROM 111.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