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项羽这官二代为啥这么吝啬
还是年青气盛
24岁的热血青年和48岁的老滑头
玩不过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切说,项羽叫没落贵族。祖上做官做人做事的“软实力”没学会(说实话,项梁自己有些事还蒙圈呢。),负面的脾气却一样没拉。
: 刘邦虽然出身不佳,但属于那种会做事、能做事的人。
:
: 太平年月,项羽们吃香的喝辣的,使奴唤卑,靠的是祖宗荫蔽。
: 乱世,就是刘邦这种能做事、会做事的人容易出头。
--
FROM 223.104.132.*
项羽失败一次就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跑回江东又是一条好汉
胸中没有事业信念
只有年轻人那种好虚荣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项羽、韩信打仗都比刘邦强,奈何刘邦是政治高手,会用人、会驭下、懂帝王之术,即使败了也能很快满血复活。。。
: 项羽每次战役都能胜,但垓下败一次,就GAME OVER了。
--
FROM 223.104.132.*
主要就是对下面的人没有手段
手段就包括财权拉拢
这都吝啬,手下怎么愿意干活
所以你看英步,韩信都是项羽的人
后来都跑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十八路诸侯项羽倒是封的挺快,一个是他的政治构思就是裂土封王,他封的诸侯里大部分也是旧贵族,刘邦、英布这些有很大的独立性,并非他部下。
: 韩信说他官印磨了半天不给,指的是楚国内部的,也就是给部下的,对比看的好,刘邦给泥腿子兄弟的官印确实比相遇多多了,项羽手下,一堆姓项的,像是监督一样跟着其他将领。
--
FROM 223.104.132.*
坑杀秦卒是在关东了
而且章甘都降了项羽,还是有人支持的
项羽一开始就没想在关中
入关后杀了末代皇帝子婴,烧了秦皇宫,挖了秦皇坟,天下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只是一个托词而已,主要原因还是坑杀秦卒让他在关中没安全感,留在关中数不胜数的刺杀等着他。否则范增是干什么的,这点都看不出来么?
--
FROM 223.104.132.*
天下珠宝和宫女全部掳掠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mzy09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坑杀秦卒是在关东了
: 而且章甘都降了项羽,还是有人支持的
: 项羽一开始就没想在关中
: 入关后杀了末代皇帝子婴,烧了秦皇宫,挖了秦皇坟,天下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3.104.132.*
一开始大家水平差不多的
但是汉王约法三章,不入宫室,对秦民修养生息,善待子婴,秦民感恩的
项羽去了烧杀抢掠,尽失民心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三没有对放下武器的秦军再下杀手,约法三章又标志他不会念旧恶,所以秦民当然希望这样的人担任关中首脑,最起码性命财产安全有保障。
--
FROM 223.104.132.*
毕竟那还是战场上杀的
章甘也降了
刘邦入关前也干过先汇禄秦将
秦将放下武器后攻击秦军的做法
重点还是入关后所为差异太大
项羽入关后的所为就是不想要这个地方的做法
毕竟他自诩为楚王
有人提出来说关中进可攻退可守
楚王才说了锦衣夜行那句话
这人出来就说楚人沐猴而冠,被烹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因为在关东先坑杀了那些人,入关后那些士兵的家属恨他入骨,那可不是在战场杀戮的。
--
FROM 223.104.132.*
所以汉王会搞统一战线
而且汉王的斗争目标就是占关中
项羽一开始就不想要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以为约法三章仅仅是法令那么简单,那是一个政治态度,表明汉军不念旧恶一切向前看,而这在当时的反秦部队中绝无仅有。
--
FROM 223.104.132.*
前面有人说过
郡县制作为新生事物,秦搞了15年就完蛋了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制度不行
要重新搞分封制
所以关中和楚地相比
就不想要关中了
既然不要那就烧杀抢掠了
对秦皇室斩草除根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还是不清楚,项羽没政治头脑不代表范增没有,范增难道看不出关中的重要性?放弃关中是当时楚军上下的共识并不是项羽一个人的想法。就算范增不懂,三降将不知道关中重要性?
--
FROM 223.104.132.*
他自己就是旧贵族
只想着回到春秋战国的格局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项羽分的诸侯里,有旧贵族,更有军功新贵。而且,项羽明显是偏向军功新贵的(但又不敢彻底得罪旧贵族),原来战国的一个诸侯国可以分三个,好区位都给了军功新贵,旧贵族分的边缘地带。这本身就为日后矛盾埋下了伏笔。
:
: 还是那句话:小事持中,大事偏锋。分封诸侯这种大事,最好还是尽可能地偏一边(极端一些)。项羽搞的分封就是夹在中间的四不像,不想彻底撕破脸得罪人,那最后就是把所有人都得罪了。要我说,项羽应该狠一点:灭秦之后,找机会把六国旧贵族一网打尽,和旧时代彻底说拜拜,与军功新贵共分天下。
--
FROM 223.10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