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搞不懂崇祯十四年还派洪承畴出山海关做什么
一方面,崇祯急于求成,想毕其功于一役,对大明与满清的实力对比没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自己内心也不够坚定,对于危机一直都是救火式处理,在攘外与安内的战略选择上摇摆不定,最后内外皆失、社稷崩塌。
本质还是崇祯性格能力缺陷使然。崇祯不是雄才大略帝王,但偏偏还喜欢勤政操劳,加上自身刚愎自用,气量心胸狭小,不懂驭下帝王之术,破坏性就相当大了。
【 在 lozq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候是个人都知道野战面对后金就是送菜吧?
--
FROM 124.127.42.*
当时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野战就是给后金去送菜,偏偏崇祯这个白痴看不出来,头脑中仍然还是大明是天朝上国、满清是蛮夷小邦的狂妄自大,把大明最后的这十多万野战精锐兵团集结起来,主动送到关外让皇太极围城打援。即使犯了如此严重的错误,但因为走狗屎运选了洪承畴为帅算是用对了人,大明仍然有翻盘的可能性。本来已形成明清双方长期对峙,形势渐渐有利于大明,皇太极实在耗不起,正发愁如何引诱洪承畴出来决战呢,可惜又是崇祯这个白痴主动给皇太极助攻,几次三番催促洪承畴出兵决战,洪承畴又是个软骨头,面对崇祯催战压力屈服了,最后大好局面功亏一篑、满盘皆输。
【 在 lozq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候是个人都知道野战面对后金就是送菜吧?
--
修改:Gary1981 FROM 124.127.42.*
FROM 124.127.42.*
攻守之势早已易位,锦州孤悬关外是守不住的,早就应该收缩防线、屯重兵于山海关,依山傍海、锁匙之地,满清无法完全切断明军后勤补给,长期围困也没有用,当然也就无法围城打援了,这样才能长期坚守。长期对峙比拼的就是国力,这方面大明占优,这是破掉满清围城打援战术的最好方案。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这个问题的才是弱智,锦州作为入关要冲祖大寿正在苦守,不派援兵等着锦州沦陷清军直接兵临山海关?不打野战守城打算咋保证粮草供应源源不断?
--
修改:Gary1981 FROM 124.127.42.*
FROM 124.1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