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南北榜的问题由来已久
先问是不是,北宋进士比例不是两宋进士比例。北宋状元分布,河南20、山东10、福建6、江苏5、四川5、浙江4、江西4、湖北3、安徽2、山西2、陕西2、河北1、广西1。共65个有出生地。籍贯不详者 4个。北方大于南方。宋代有南人不为相的说法。
北宋,湖北湖南广东的很多地方都是流放官员犯人的地方,南方只有江西苏浙这一部分有了长足发展,其他地方开发程度很低。这跟四川不同,成都平原早在秦汉就已开发。
至于南北榜,说没有舞弊,那绝无可能,朱八八自己亲自阅卷,证实故意呈送陋卷公然欺君的事实。说什么糊名就能杜绝舞弊,那不是傻,是坏。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就是经济重心难移,有人统计,北宋近1万进士,北方人不到5%,大家熟悉的唐宋八大家,宋朝6个全是南方人。后来加上金元破坏,一榜进士都是南方人,并不奇怪,有人说的对,试卷都是糊名誊抄的,考官看不见考生籍贯,不可能有意录取南方人。只是那些人是书呆子,朱元璋其实并不想搞死人,就是想补录北方人。朱元璋也说了,北方人士服属于元较久,虑遗民犹有故元之思,颇欲以假科举名以笼络之。只是那些考官不懂政治,所以搞大了。比较冤枉的就是这个状元,也搞死了。当然还是逐步进步了,南北分榜,到康熙搞成分省录取,沿用至今
--
修改:lvarez FROM 114.254.0.*
FROM 114.254.0.*
本来洪武初年就有朱八八倚重的权倾一时的鹰犬杨宪因为包庇亲属科场舞弊被摋的例子。洪武三十年这些被摋的哪有杨宪的权势?不是很正常么?洪武年间科举并非一次,为何承平日久,在朱大力恢复和笼络北方的情况下,反而洪武末年北方举子录取比例更少,乃至挂0?说没有猫腻那是骗鬼。至于公然舞弊,这种主观判卷,一般也没有可能留下实据。说什么后来主持复核的人不懂政治,那也是不符合事实。一来,朱八八在洪武二十八年后连续更改诰律,以示宽仁,也垂垂老矣,这些官员有一定侥幸心理,二来,这些人都是主考们的门生故吏,不懂政治才会给领导老师扣屎盆子,自己挺着死也不会更不敢去不讲政治。
朱八八本来是想补录了事不假,但更不允许公然被当傻子耍。而且,惩处也是有限,主考也没真杀头(说是德高望重,年龄大,网开一面,但能有历次大案中的勋贵有面子?),摋戮范围也不大。更主要是震慑以为君主老了,没魄力的那些官员。自己亲自授意,都难以破解利益板结,宁可欺君也要弄虚作假,这都能忍的真不多……摋人主要为这个。
最后,当时并未分南北榜,后开分南北榜要到明宣宗年间。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就是经济重心难移,有人统计,北宋近1万进士,北方人不到5%,大家熟悉的唐宋八大家,宋朝6个全是南方人。后来加上金元破坏,一榜进士都是南方人,并不奇怪,有人说的对,试卷都是糊名誊抄的,考官看不见考生籍贯,不可能有意录取南方人。只是那些人是书呆子,朱元璋其实并不想搞死人,就是想补录北方人。朱元璋也说了,北方人士服属于元较久,虑遗民犹有故元之思,颇欲以假科举名以笼络之。只是那些考官不懂政治,所以搞大了。比较冤枉的就是这个状元,也搞死了。当然还是逐步进步了,南北分榜,到康熙搞成分省录取,沿用至今
--
修改:lvarez FROM 114.254.0.*
FROM 114.254.0.*
中原损失剧烈不假,但山西也是明初主要人口迁出地,人口失衡不是主要因素,淮西,浙东两大攩所在都是被算为南方,既得利益集团偏私。否则洪武搞了二十几年,反而北方举子反而被搞的挂0难以解释。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找一张明初人口分布图看看,很明显的政治考虑,就是想弥合南北差距。华北不恢复,长城不稳定,就没有中土宁日。
--
FROM 114.254.0.*
先问是不是。谁告诉你只摋状元一人?谁告诉你洪武三十年春榜湖广人为0?
洪武三十年春榜51人:江西18,浙江17,福建9,四川2(重庆1泸州1),云南2(昆明),广东1(海南),湖广1(湖南),南直隶1(安徽当涂)现江苏0。
当然,湖广人数不多,这个案子压根就不应该叫“南北榜案”,明明就是“赣浙闽案”……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真舞弊了,朱元璋不可能按个胡蓝余党的罪名,刘三吾也不可能流放,也不可能只斩状元一人。据说刘三吾是湖广人,这一榜湖广人为0,那刘三吾一个老乡也不录?后来补录北方人,也没湖广的事,湖广亏大了
--
FROM 114.254.0.*
拿明代数据去证实宋代经济人口重心是什么脑回路?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算宋朝数据不对,有人统计朱元璋本朝进士,也是南七北三的比例,还是南方人占优
--
FROM 114.254.0.*
说什么巧合,说什么糊名能杜绝舞弊,不是幼稚就是蓄意混淆。不要相信任何巧合,这不仅仅是情报学原则。而且,致使朱八八大怒的,不是舞弊本身,是亲自调阅考卷后发现这帮人公然欺君,故意呈送陋卷以证明判卷无偏私……
而且,我给你了51人分布。人口重地学术昌明的南直隶也仅有一人,可以说这是闽浙赣案,不仅仅是北南?,连淮西勋贵集团在博弈中也失衡了……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人也不是故意的,确实考卷都是糊名誊抄,考官看不见考生籍贯的,就是巧了,结果考官还都是南方人,北方人不干了。上面我也说了,北宋科举就是南强北弱了,95%以上进士都是南方人,只不过没有刷0这么极端。这些考官只关注了文章,没考虑政治问题。朱元璋则不然,文章倒在其次,如何笼络北方士子才是重点。所以也没判舞弊,说的胡蓝余党,完全就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
修改:lvarez FROM 114.254.0.*
FROM 114.254.0.*
没都斩了就是只斩状元一人?没都斩就是没舞弊?张信等也是胡蓝??这个案子本来明中期前,也就是临近案件发生时期的记载都没有什么疑问,是再往后才有人开始微词,这也很说明问题。朱八八本来就不讨喜,对勋贵官僚士绅摋戮过重,能有好话才怪。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都斩了,确实按的罪名是胡蓝余党,不是舞弊,所以民间也说是糊涂案,更多是政治问题,而不是真的舞弊了,当然朱元璋也并不关心是不是舞弊了,稳定北方人心更重要
--
FROM 114.254.0.*
有道理不靠说,要证实。朱八八敢于公布自己录取的试卷,是要打自己脸么?刘三吾被打成胡蓝一党,是常规操作,料早就有,看心情抛出,没什么不好理解的。这么搞是寒蝉效应,表明了决心,没人敢提异议反而墙倒众人推……胡蓝本来也权倾一时,说朱八八失察,故意,都没意见。
刘三吾是主考,根本不需要自己操作,沆瀣一气维护的是自己利益集团,不是什么出生地。朱八八动怒更主要是因为复核这个环节。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民间说是糊涂案也是有道理的
: 刘三吾给胡惟庸求情也是多年前的事了,既然他是胡蓝余党,那如何当的考官?这也是皇上失察
: 而且按你的数据,湖广也才1个进士,刘三吾干嘛不多弄几个老乡?
: ...................
--
FROM 114.254.0.*
我记得南宋科举人数反而数倍于北宋,北宋一万(或九千多),两宋加起来四万了。两宋一起确实接近这个比例。南人不为相,事实上到北宋中期就不再如此了,反而是大部分宰相级别官员都是南人不管新党旧党,旧党攻击新党南人为相,但旧党南人为相的也不少。
【 在 lily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奇怪,楼主这个宋朝北方进士不到5%是怎么来的,南宋可能不到5%,北宋绝对不可能,北宋王安石之前的名臣明相,大部分是北方人,以至于王安石主持变法,有南人为相,天下将大乱的说法。又查了一下宋朝著名的嘉佑二年进士榜,宋史有传的24人,北方人8个,四川人两个,南方人比例较大,14个,但也远没到95%的程度。而且南方人大多是江西福建人,这24人里,没现在浙江的,江苏的一两个,网上现在自己吹嘘厉害的所谓包邮区的人,一般不把江西福建算进去的。
--
FROM 114.254.0.*
文章好坏确实可以有主观判断。但关键是一,“圣意”如此明显,还是摋人魔头朱八八的“圣意”,竟然如此没用……二,不仅不揣摩“圣意”,还明目张胆故意选取陋卷呈送,借以标榜没错,这不是明摆着强迫朱八八吃屎么?这么有信心朱八八会吃?换个騜蒂确实很可能就吃了……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复核结果有些出人意料,这些人没领会圣意,书呆子了
: 所以说还是政治问题,文章好坏倒在其次了
--
FROM 114.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