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本版读书多,这句文言文要怎么理解,都是什么典故
首阳之情:伯夷,叔齐
三黜之智:(邓)删除线——柳下惠
摩顶之甘:墨子
落毛之爱:杨朱或老莱子
枯槁之生:南郭子綦
负石之死:务光
【 在 zwx1003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首阳之情,三黜之智,摩顶之甘,落毛之爱,枯槁之生, 负石之死,格诸中庸,未入乎道,而况下斯者乎!
: 前三个好理解,后面的落毛,枯槁是什么典故
--
修改:ssava FROM 219.141.182.*
FROM 219.141.182.*
落毛是老莱子隐居江南落毛绩衣的典故。《<史记·老子列传>正义》:“鸟兽之毛可绩而衣”。
和裴仪同秋日诗 北周 · 庾信:“蒙吏观秋水,莱妻纺落毛”。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连这些小的德行都不能够跟中庸的标准相比,更何况其他还不如他们的了
: 落毛,我没查到,不过看上下文的馍丁,倾向于用最简单的理解,削发当和尚
: 枯槁:瘦瘠。指隐居山林的隐士
: ...................
--
FROM 219.141.182.*
落毛是老莱子隐居江南落毛绩衣的典故。《<史记·老子列传>正义》引皇甫谧《高士传》:“鸟兽之毛可绩而衣”。
和裴仪同秋日诗 北周 · 庾信:“蒙吏观秋水,莱妻纺落毛”。
《高士传》原文:
老莱子者,楚人也。当时世乱,逃世,耕於蒙山之阳。莞葭为墙,蓬蒿为室,枝木为床,蓍艾为席,饮水食菽,垦山播种。人或言於楚王,王於是驾至莱子之门。莱子方织畚,王曰:“守国之政,孤愿烦先生。”老莱子曰:“诺。”王去,其妻樵还,曰:“子许之乎?”老莱曰:“然。”妻曰:“妾闻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随而鞭棰,可拟以官禄者,可随而铁钺。妾不能为人所制者。”妻投其畚而去。老莱子亦随其妻,至於江南而止。曰:“鸟兽之毛,可绩而衣,其遗粒足食也。”仲尼尝闻其论,而蹙然改容焉。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人莫知其所终也。
【 在 zwx1003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莱子出自哪里,我以为是杨朱
--
FROM 219.141.182.*
这个典故不是乱来的。这几个典故,说的全都是隐士。
【 在 zwx1003 的大作中提到: 】
: 爱这里做吝啬解释更通,落毛就是一毛不拔的典故。
: 摩顶之甘,我认为是说墨子
--
FROM 219.141.182.*
非也。
文章的立论,逻辑特别清楚。
这段就是批评历代隐士,行为过于极端,不入于正道。而他们都是老庄的信徒。王坦之就是通过举这些例子,来批驳庄子的理论的。
【 在 zwx10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以为不是,这里说的形形色色的人
: :
--
FROM 219.141.182.*
通篇都在批驳庄子,从题目到内容都是。
批的就是放浪形骸,不务世事的言论和行为。
你所说的一毛不拔,在王坦之这里反而是正常人,是不需要批评的。
【 在 zwx1003 的大作中提到: 】
: 道心惟微,人心惟危, 吹万不同,孰知正是。
: 不是特指隐士
--
FROM 219.141.182.*
你说的也有道理,我又看了列子原文,再加上摩顶指墨子,那么落毛指杨朱也有可能。我已经改了。
【 在 zwx1003 的大作中提到: 】
: 道心惟微,人心惟危, 吹万不同,孰知正是。
: 不是特指隐士
--
FROM 219.141.182.*
改了,应该出自《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子骥”这个貌似有问题。
: 王坦之是刘子骥前一个时代的人……
: 而且其他几个都是先秦或者上古人物,出现一个东晋的显得突兀了……
: ...................
--
FROM 219.141.182.*
《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 ,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在 zwx10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枯槁之生,一直搞不懂是哪个具体的人,隐士应该也是某位代表,找不到这个代表
: :
--
FROM 219.14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