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粗略梳理了一下父母家乡两地从春秋到清的归属
秦之前两县有所不同,分别是:
燕、齐、赵;
鲜虞、晋、中山、赵。
秦之后基本没区别,秦、汉、魏、晋、后汉、前赵、后赵、前燕、后燕、北魏、东魏、
北齐、北周、隋、唐、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契丹、宋、金、元、明、大顺、清。
在唐与后唐之间有点儿模糊,处于后梁、赵、桀燕和诸节度使地盘的交叉地带。
--
FROM 114.244.127.*
也不算远吧。。。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wk,石家庄赵子龙?
--
FROM 114.244.127.*
是的,但明确写在了县史上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山国……巴掌大点儿的地方……
--
FROM 114.244.127.*
是啊,所以只能粗略,精确不了。专门找了历史地图来看,跟现代地图来对比,不过还
是不可能准。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精确到郡/府/市这一级的话,石保廊沧衡一带行政区历代划变化挺大的。毕竟黄河从这里过过……
--
FROM 114.244.127.*
我就是从网上公开的县史入手的,再加以补充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是的,不过河北政区的特点是,郡府一级变化频繁,但是县一级却很稳定。有很多千年古县。而且以今天视角看,河北平原上的县,非常之小过于细碎了……
--
FROM 114.244.127.*
只看保定,在几个县改区之前,光“县”(含县级市)就有22个。。。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是的,不过河北政区的特点是,郡府一级变化频繁,但是县一级却很稳定。有很多千年古县。而且以今天视角看,河北平原上的县,非常之小过于细碎了……
--
FROM 114.244.127.*
不是,两县均属保定
【 在 dingo20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滨州聊城一代?
--
FROM 114.244.127.*
是啊,保定人还是不少。我还记得初中时候听到的口号,打造六分之一工程,作为河北
11个地级市之一,拥有六分之一的人口,算是不少了。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是的,这些“不大不小”的县,未来咋办还是各种说法都有。比如像望都、顺平这种二十来万人口的,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不像陕西有的县,一个县就几万人,跟个镇子似的……
--
FROM 114.244.127.*
【 在 lily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属于后晋后汉后周契丹宋,,看样子不是燕云十六州,契丹怎么插进来了?
不是燕云十六州。契丹的时间位置可能有误,应是在后晋和后周之间。
--
FROM 114.244.127.*
那当然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块地本身可能是这样的。但你父母祖上从春秋到清一直生活在那块土地上是有个概率问题的。两千多年,人口迁徙太多了。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