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王阳明唯心,可现在为啥都推崇阳明思想?
他不过有些心学体验和认识,修身养性还可以,也不能指导实践啊,为什么要推崇
--
FROM 218.249.201.*
他这种认识,我始终无法理解其高大上之处。我可以理解,他所讲的是,在心智充足并具备足够全面通识的前提下,如果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内心里形成的认识,应用于实践,如政策主张、军事韬略、施政举措等等方面,是可以有所建树的。并且,他确实也做到了,做了很好的示范。
但是,他这样的认识和做法,是有局限的。对于不具有dianfuxing的简单事物,这样做是可以的。对于复杂体系,这样做就难了。比如,如何发展集成电路。如果不去仔细调研,了解集成电路发展的内因,围绕内因的发展矛盾,矛盾分段的螺旋式发展的特征,以及美国举国攻关体系随着这种分段的螺旋式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技术攻关到跨技术领域联合攻关,从独立分头攻关到全栈协同攻关,从单一国际技术路线图指引到同时实施多层次国际技术路线图综合指引等产业全面dianfuxing的升级事件,不去搞懂系统观念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最新进展,不运用大历史观分析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史,那只凭内心里的既有通识体系,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识别和判断,更不用说抓住美国集成电路攻关体系领导人的不传心法了。
如果说他有什么贡献,那我看,他也就是突破了传统儒学的sixiang束缚,jiefang了sixiang,唤醒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仅此而已。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阳明最具典型意义的思想,集中体现于,他在贵州修文“玩易窝”居住时,所发生的“龙场悟道”事件。
: 据其自述,在玩易窝的某个夜里,他突然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之后的各种思想,大多由此生发。
: 他有这样的一种思想,既与其家世背景有关,又与其人生经历有关。同时还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 ...................
--
修改:phoenixhills FROM 218.249.201.*
FROM 218.249.201.*
有道理。守仁格竹,俺也格了回IC,有所感悟和体会。心追先贤,又受兄弟指点,认识又多了好些。感谢!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简单理解,唯心突出了人的能动性和实践价值。在自然科学上是饭动的,但是在社会科学上是积极的
--
FROM 218.249.201.*
厉害,大师级别的,受教了,我得慢慢体悟。。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如今研究“王学”,(至少从俺个人来说)并不是要将其是当一种于今仍可视为完备的哲学体系来作“指导思想”看待的,而是要将其作为“中guo思想史”的一部分来研究的。在这个前提下,王学是明中期至清中期,学术思想史发展道路的一个集中体现。也因此,这里无所谓“高大上”,只有“好标本”。
: 其次,在明中至清中士人思想发展的大背景下观察王学,可以看到其中融入了颇多禅宗思想成分。这个也可以从成书年代大体同时的《西游记》看出。《西游记》中,作者所创作的理想形象是类似菩提祖师那样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形象,这也是当时士人的一个较为普遍的想法。加之,王家的家族自身,有较为长期的避世经历。王守仁的祖父非常喜竹,便种于家中庭院,也所以后来王选择“格”的是竹子。再则,王在去贵州之前,长期与各种禅师交往甚多,很多影响自身人生的重大决定也是跟他们商量的。
: 然后,还有一点是,其思想本身,说的是要证悟“圣人之道”的时候“吾性自足”。并不是要说世间万事万物都要这么来。而具体到如果要用圣人之道指导“集成电路发展”,那还是得“知行合一”。所以,话说回来,他这一套对不对另说,但是至少他的意思并不是在表达“不管什么事儿,一律靠‘心’就行”这种无厘头的想法。毕竟,他是在那个时代的具体实践中有所成的人。
: ...................
--
FROM 218.249.201.*
他格出心学出来了,我格出产业发展的心法来了,大吉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呃。。。他“格竹”嘛也没格出来,然后失望至极。你这类比很“不吉利”啊。。。
:
--
修改:phoenixhills FROM 218.249.201.*
FROM 218.249.201.*
可以认为,他格出来的这套,是圣人之道的升级版。俺格出来的这套,是集成电路产业升级的meidi不传心法,是300年产业史的最新进路,呼应金部长指示,和三 中精神一致,总体逻辑自洽,可为产业界接纳,更和92年的三 中精神内在衔接。这可不是朝夕之功,和阳明先生历经挫折类似,历时12年才得。辩证唯物+本心思辨+足够敏感+快速学习+跨界思想,才行。。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呃。。。这个不是。。。
: 你可以找个他的简介看看,过程是:
: 1、他年少时挺聪明,然后打算通过“格竹”来体悟“圣人之道”,七天后失败。
: ...................
--
修改:phoenixhills FROM 218.249.201.*
FROM 218.249.201.*
他不是直接格物格出来的,他格竹啥也没格出来,他就反思,最后悟出的格的进路,心法。
我格物,也格心,还不断补充通识,也所幸心性具足,格出来了,meidi心法和集成电路领域特有的产业规律,还受各位道行深厚的各位启发、指导,认识到了辩证唯物加内心逻辑思辨的重要性,这也是一种有点进步的认识论,不仅唯物辩证而且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汗。。。还是没看明白俺在说啥嘞。。。
: 俺说的是,1、“格”的时候,他啥也没格出来,格失败了。2、后来他“成功”了的时候,他自己认为自己不是“格”出来的,他自己创了另一套认识论。
: 但是,你的这一套“不传心法”,的的确确是你格出来的。所以你俩没法儿类比,他的那些不是格出来的,你的是。
: ...................
--
修改:phoenixhills FROM 218.249.201.*
FROM 218.249.201.*
因为打算写篇小作文,谈谈认识。看来还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两方面对比不够成熟。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因为上下文儿是在讨论王阳明,所以“格”这词儿有特指,并不是所有“认识过程”都叫“格”。
: 然后,你这“不传心法”,是调研、推演出来的,那是典型的“格”。但王学(至少他自己认为)不是这么来的。
: 最后,俺不是很明白,为啥你一定要往王阳明那儿去靠,你俩这干的事儿和认识过程明显是不一样的。。。
: ...................
--
FROM 218.249.201.*
感谢指点,表述得非常清楚!
看来原来小作文的逻辑站不住脚。
如您所讲,从不同视角透视,阳明心学也是有格有悟,先格后悟。
俺的些许见识,和王学牵强附会一下,其实也是有格有悟,属于边格边悟。
我看,还是放弃原来的想法,不再攀附王学了。就用这套攻坚体系自带的形式、内涵、外延三层逻辑,加上体悟产生的认识冲击,就足够了。用内在的唯物辩证逻辑,引导读者迅速理解;用连续的认知冲击,吸引读者深入阅读;用三个相互辉映、递进深化的认知层次,帮助读者形成整体观念。
我先试着这么搞一搞。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了解。俺的建议是这样:
: 1、从王学自身的逻辑上讲,他是从“吾性”中“自足”出其学的。但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倒是也可以说,王这套东西,其实本质上是他(从其人生经历中)“格”出来的。但这显然已不是王学自身的逻辑了。
: 2、如果从上面两种逻辑的前者出发,王学是自带“光环”的;而如果从后者出发,“光环”就消失了。
: ...................
--
FROM 125.33.82.*
没看懂,啥意思?
【 在 SLWW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因为他追捧了一下?
--
FROM 218.24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