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廉颇主张防守,是对是错?
乍看起来,廉颇的防守水平不咋地。 廉颇在四月领兵到前线,刚和秦军遭遇,就被秦军斩杀了一员副将。
随即就开始专心防守,结果两个月内,又被秦军夺取两鄣,斩杀四尉。 之后廉颇“凭借山险,加筑壁垒”,全力固守。但当月再被秦军攻取西侧壁垒,斩杀两尉。 经此役后,廉颇率军败退至丹河东岸。 也就说,廉颇出战仨月,先后丢了两座堡垒,半个大营,整条防线,还折了一员副将,六名军尉。 你是赵孝成王,看到这份儿战绩,也会心生疑惑:廉将军,您到底行不行啊?顶不顶得住啊? 所以他在廉颇败退当月就用赵括代之,未必是因为中了啥“反间计”。
那么问题来了,长平之战,廉颇主守,是对是错且不论,从四月到七月来看,他压根就没守住。 难道战国名将,只是浪得虚名? 古代史书更侧重人物,对战争细节往往的记述得很节略。但仍有些蛛丝马迹可循。比如,上党太守冯亭是在前262年向赵国投诚的。而廉颇也是在这一年率军驻守长平的。 而王龁率秦军攻打并占领上党是前260年初,之后和赵军展开交锋,长平之战就此爆发。 那在前262年-前260年初的近两年时间里,廉颇干啥来着?他在大搞基建。
他在太岳山与太行山之间沿西北-东南走向修了道二百四十里的石头城墙,作为长平地区和首都邯郸之间的屏障。按当时的条件,这应该算是相当规模的国防工程。 然后他向前推进到丹水沿线,在丹水以东设立主体防线。此间有两座高山,俯瞰战场。这里也是廉颇的大本营和粮草辎重所在。 之后再向前推进,在丹水以西修建了壁垒,在壁垒前面又修了若干堡垒。 所以,廉颇的防守策略显而易见,就是通过这样一个防守体系,有层次地狙击秦军。 按照廉颇的剧本,秦军来犯,得先夺堡垒。夺下来之后前面又有一道壁垒。
再夺下来,前面还有“一条大河波浪宽”。然后秦军再抢滩登陆。登陆后再佯攻两座高山……秦军就算不死也得被扒层皮。 等秦军越过大河,爬过高山,抬头一看,卧擦嘞,后面还有道石头墙要啃。 在这个前提下,你再看廉颇在四月至七月的表现,他虽然退,甚至败,但没有溃。在战斗上,他是被动的,但在战略上,他是主动的。在牵着秦军的鼻子,一步步走进他预设的主战场。 就在正戏即将开演的时候,投资人赵孝成王一拍大腿:换导演。
喜剧就此变悲剧了。 而且非常地“悲剧”。因为赵括率赵军倾巢而出后,即遭到秦军的分割、包围。但两军兵力相差并不算悬殊,至少秦军远达不到“十倍围之”的标准。那是如何抵挡住赵军的拼死突围的呢? 除了秦军远超同行的战斗力,还有就是阵地坚固。按史书所载“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
秦军客场作战,还兵分三路,其中有两路跑穿插,哪来的空闲和人手修建坚固的工事呢?所谓“秦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原来的“赵壁”。 比如那道石头城墙,就被秦军利用,成功挡住了赵军后撤的路线。迫使赵军原地投降。最后惨遭坑杀。 廉颇苦心经营的工事,到头来成了勒死赵括的索命绳。这实在是太过讽刺。
问题是,廉颇搬了两年砖头,还在崇山峻岭间搞了个颇具规模的国防工程,赵孝成王会不知道?他要不知道,不支持,廉颇还能自费建条长城? 所以,“主守”本就是赵国既定的国防战略。不是赵国君臣派廉颇上阵,廉颇主守。而是赵国君臣主守,所以派了廉颇上阵。这事儿古人就做过推断,在《三将叙》里写的活灵活现。 长平之败,既不在廉颇,也不在赵括。而在赵孝成王头脑发热,临阵改弦更张。相当于先派廉颇带队练了两年防守反击。比赛期间赵董决定临时换教练,改由赵括带队踢全攻全守。 那铁定要输啊。
太史公写的很清楚: 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是赵军先发起反攻,之后被秦军分割包围,并截断粮道,才造成粮食供应紧张。
而不是赵军先被秦军截断了粮道,造成粮食紧张,被迫发起决战。 不要把因果关系搞反了,好吧? 太史公生怕后人看不明白,还特意加了一句: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 赵括四十万大军,在粮食供应断绝的情况下,足足撑了一个半月(46天),才开始“阴相杀食”。 如果从遭围困那天起,赵军就“阴相杀食”,那杀食了一个半月,最后哪还有四十万人给白起“活”埋? 如果有,那他埋的可就不是活人了,是丧尸。 这段记述足以说明赵军在发起决战前的粮食储备是相对充足的。至少能供应大军坐地吃一个来月。
廉颇在这蹲了近两年,不是混日子。他除了搞基建,还会存粮食,否则还没等耗死秦军,就把自己饿死了,还玩毛的防守反击? 长平之败,根本就是赵孝成王年轻气盛,贪功冒进。他太想复制他爹赵惠文王的丰功伟业:在前270的阏与之役里,通过野战,闪击秦军,大获全胜。 那场仗谁打的?赵括他爹赵奢。而且当时廉颇带头表示,不能打,打不过。是赵奢力排众议,表决心:有的打。并且打赢了。 对赵孝成王来说,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廉颇还是那么“怂”,且在他的带领下,赵军接连失利。而赵奢虽然亡故,但“虎子”尚在。因此临阵换帅。
《资治通鉴》的,里面是有“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这句话。但前面还一段呢: 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 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第一、是赵括贸然出兵遭困在前,赵军遭包围遇粮荒在后。这一点,《资治通鉴》和《史记》的记载是一样的,不再赘述。 第二、《资治通鉴》讲了个新情况: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意思是,齐国和楚国本来想出兵帮赵国解围,但赵国拿不出粮食供应给齐国和楚国的援军,要齐国出粮食。于是齐王不干了:你丫拿我当“自干五”吗?还得自带干粮出兵救你? 所以,所谓“赵人乏食”,是指赵国无力再雇佣一支外国援军。
注意,是外国援军,而不是本国援军。 其实赵括被围后,赵国仍有兵力和粮食用于救援。只是兵和人都送不进去包围圈。为啥? 因为秦王亲自到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 反过来,秦王几乎倾举国之力去拦截赵国救兵和粮食,也说明赵国即便大军被围,也并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还能继续输出。
所以,无论《史记》还是《资治通鉴》,从来没写过,“赵国因粮食紧张,不得不换赵括,以期主动出战”。而是言明: 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 他就是单纯嫌廉颇接连失利,不敢出战。 最后说一句,咱们可以讲史,论史,但不能编史。以此来彰显自己别具慧眼,独树一帜。
秦军发起进攻前廉颇麾下赵军不过十几万,摊在整个上党盆地里就不可能没有薄弱环节。秦军作为进攻方一定是做好准备的,王龁对战廉颇把赵军逼到最后一道防线,实际上就是当时秦赵两国军力的真实体现。很多人并不知道,赵括老爹赵奢的成名战阏与之战就发生在廉颇最后一道防线的北方,秦将胡阳就因为过于深入赵地才给了赵奢翻盘机会。事实上若赵孝成王不换将,再硬挺廉颇战略一年时间,秦军也就不得不撤军了。毕竟战场离秦地太远,主力滞留长平一线会让楚魏寻到动手开战良机,更何况时间久了秦军不可避免懈怠后就很难抗住赵军反击。
--
FROM 202.1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