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吴三桂反清檄文写的很有意思
最近刚写了篇吴三桂的,发网上了,可惜无法贴过来,网址也不行
实际上吴三桂起兵时,响应的人是非常多的
说是全国震动也没问题
别的来不及了,明天说吧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是吹朱元璋,说大明得国最正。朱元璋得国正没的说,但出自吴三桂之口,总让人觉得怪怪的。然后吹崇祯,过错都是李自成的。后面就是洗白自己,说自己一片忠诚,是借兵剿乱,是大清背盟。关键是洗不清,南明永历吧,就是死于吴三桂之手。据说当时洪承畴都劝吴三桂了,留着南明,这样大清也不敢把你如何,结果吴三桂不听。当然吴三桂起兵还祭拜了永历,可这个能骗谁呢。最后其他人算二臣,吴三桂算逆臣,真是自作孽
--
FROM 60.29.153.*
两万哪儿够
于谦凑了二十万吧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承认被收买,不就是不抵抗了?
: 真抵抗,2万人够了,于谦就是例子
: :
--
FROM 60.29.153.*
云南巡抚是忠于康熙,自然会被灭
一般干翻前朝,对于愿意投降的前朝臣子,都会给个职位的
哪怕仅仅考虑工作交接都不亏
而打工人,真有打工魂的还是少
公司被收购,自己该干啥还干啥是常态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云南巡抚就被吴三桂灭了
: 我还服了你呢,多尔衮就是同姓,和朱棣一样的
: 我都告诉你了,朱棣打到南京,朱棣人数和瓦剌差不多,建文有20万人,差不多是于谦10倍,为啥建文人多反而输了,就是因为朱棣是同姓,多数人不愿意抵抗
: ...................
--
FROM 60.29.153.*
朱棣能赢,是出其不意,绕过朝廷重兵防御的要塞
突袭南京,结果成了
这么大风险极大,如果有还凑合的人剧中调度,就是找死
瓦剌情况不同,在歼灭了明军主力后,懵了,不知道干啥
竟然被明军跑去土木堡捡回去不少装备!
等于谦都调过来十几万部队了,才想起来进攻北京
战略战术思想都不行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云南巡抚就被吴三桂灭了
: 我还服了你呢,多尔衮就是同姓,和朱棣一样的
: 我都告诉你了,朱棣打到南京,朱棣人数和瓦剌差不多,建文有20万人,差不多是于谦10倍,为啥建文人多反而输了,就是因为朱棣是同姓,多数人不愿意抵抗
: ...................
--
FROM 60.29.153.*
文官武官考试都不是一个系统吧
当然你说的也对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在抬杠,手里有军事力量的官员,即便是文人担当,那也不是什么夏元吉那样的文官。讨论境难有没有遇到抵抗,去扯夏元吉,真是搞笑。
: 你倒是说一个不抵抗的能指挥军队的知州出来呀?别只会拿什么夏元吉来充数
:
--
FROM 60.29.153.*
这是当然啦
朝廷又不傻,看到燕军绕了一下,自然要赶快调军队堵啦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简单绕过,灵璧一战把朝廷军队干废了,到江边陈瑄率水军直接投附了顺利过江
--
FROM 60.29.153.*
一开始是两万,可也先也没打啊
我不都说了,也先在土木堡之后,以为自己已经赢了,开始浪了
明军都有机会去土木堡捡装备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开始2万吧
: 后来调兵勤王的
--
FROM 60.29.153.*
我的观点也是如此
进一步就是,吴三桂应该放到皇帝里评选,那么忠诚就不是问题了
【 在 mr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吴三桂要是成功推翻满清建立大周王朝评价就不一样了,比如水木的帖子就是:如何评价周太祖吴三桂的韬光养晦?
--
FROM 60.29.153.*
这个角度倒是挺有意思
不过我倒是觉得,吴三桂预谋反清是肯定的
毕竟双方都是各怀鬼胎
而实际情况是,吴三桂起兵后,进展非常迅速
康熙那边一下子就手忙脚乱
鹿鼎记是美化谁,显而易见
【 在 vontit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是削藩后反清,是被迫的。
: 如果主动反清,评价会好一点。
: 这方面倒是金庸用鹿鼎记抬高了吴三桂的形象,把吴三桂描写成早就预谋反清,
: ...................
--
FROM 60.2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