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明朝亡于杀袁崇焕吧?
明亡于内讧,包括杀毛文龙、杀袁崇焕、杀熊廷弼、逼死卢象升、逼降洪承畴、逼反孔有德等等一系列内部消耗火并。。。
【 在 hyrap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朝亡于袁崇焕杀毛文龙。
--
FROM 124.127.42.*
1.王在晋的方案是务实的方案,也是当时大明孱弱状况下风险最小的方案,但是政治不正确,失地弃土的黑锅没人愿意背,于是朝廷上大家都高喊着“一寸山河一寸金,寸土不失”激昂口号。。。。
2.孙承宗的方案,风险和成本都很高,不过因为政治正确,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更容易获得大家的支持。
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大明就是被沉重辽饷激起的民变以及松锦之战野战主力兵团的覆灭间接拖垮的。
如果朝廷能够顶住压力和骂名,收缩关宁军主力到关内,放弃关外耗费重金筑城防守的策略。每年几百万的辽饷至少削减一半,同时保留10万左右的野战主力精锐兵团于山海关,此消彼长,大明决不会亡。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没有一种可能
: 孙提出的时候,还不是猪?
: 以及,大家都看出来老王的不行了,及时没验证,他的也确实不行
: ...................
--
FROM 124.127.42.*
完全同意。
收缩回关内、背靠山海关坚城,依山傍海长期固守,肯定比出关耗费巨资反复筑城、进击浪战节约省钱,这点毫无疑问啊。
古代没有工程机械,修城筑墙的耗费非常昂贵,关外的大凌河、锦州、宁远等几座孤零零的城池,被皇太极多次毁掉后,又被大明反复重建,把大量宝贵的资源用在了这几座分兵驻守城池上,吸干了大明全部的气血,最后城破兵溃,城内守军和城外援军,被围点打援、逐个击破、消耗殆尽。。。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笑什么呢?收缩回关内据关坚守不比重兵孤悬关外节约吗?这都怀疑?
:
--
修改:Gary1981 FROM 124.127.42.*
FROM 124.1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