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曲糟这个有点太牵强。车这种简单的象形字倒是有可能。
还有一种可能是夏时代可能各邦国实际都没有什么名字的概念,商当时称自己为中邑,称西边的邦国为西邑,由于文字稀少最终发音传成了夏,后来各邦国有了名称的概念,就把夏当做了西邑那个邦国的名称。所以夏只是个后人给的命名,当时根本没有。
另外,既然只有商有文字,而二里头有类似文字的东西,那二里头很可能只是夏时代的一座商城
【 在 isaacova 的大作中提到: 】
:
: 二里头一件陶尊上的符号,三个连成一排,应该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巧合的是,左边两个符号在八里桥遗址中也出现过,之后在甲骨文与金文中也有类似符号出现。最终,学者蔡运章考证认为三个符号从右到左是“臣曲糟”,即臣屈身奉上美酒来供天神或大王享用之意
: 源自洛阳皂角树遗址的陶文,学者认为是“车”,这个可以搜图,已经和金文一样了
:
: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先人在夏代,当时可能写树叶上或刻竹子上比较多,没传下来。外出几百万泥板那是整个银河的奇迹
※ 修改:·RuralHunter 于 Nov 12 18:16:44 2024 修改本文·[FROM: 101.90.35.*]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01.90.35.*]
修改:RuralHunter FROM 101.90.35.*
FROM 101.9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