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明朝有个问题,既然全球70%白银都流入,为何不从买粮呢
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大量白银都变成地主老财家地窖里的银冬瓜,推出了流通体系。
银子永远不够用,如果不从国外流通进来,更加通货紧缩。
--
FROM 115.152.86.*
明朝时期,沿海地区尤其是两广和福建等地,由于耕地面积有限,粮食产量不足,依赖进口粮食来维持稳定。东南亚的粮食主要通过朝贡和走私贸易两种方式进入明朝。例如,漳州和月港的商船会前往暹罗和吕宋进口粮食,走私海商巨头林道乾也大量从暹罗进口粮食?。
我很久以前看电视纪录节目里关于泰国的华人街的石板路,历史上泰国华人将粮食运回老家,回来的时候运回家乡的石板当作压舱石,铺到华人街的地面上,当作思念家乡的慰藉。
--
FROM 115.152.86.*
以郑成功的老爹郑芝龙为代表的这些海盗组织垄断了中国东南亚的海上贸易。
他们在海上横行,有司没有能力清剿,只能禁海和招安。
【 在 linuxy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体是这个意思,我一直没搞明白大明为何要封海,据说防倭寇,但据说倭寇的头头也都是中国人,有点像现在的缅北诈骗一样,最终作妖的并不是缅甸当地人,而是中国人
--
FROM 115.152.86.*
走私,武装走私。
只要有暴利,就会有人去做。
清朝禁海更彻底,仍然有很多走私海盗,也有很多汉人下南洋。
【 在 linuxyin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都禁海了,中国货还怎么运的出去,运的进来?
: :
--
FROM 115.152.86.*
倭国幕府自己搞闭关锁国,自然没有倭寇。
另一方面,倭寇在戚继光之后基本上也消失了,武德不充沛,还不如搞海上贸易。
【 在 linuxy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清朝似乎没有倭寇了
--
FROM 115.1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