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甲骨文中的“卜”、“贞”和“占”。。。
一条典型的卜辞一般包括:叙辞、命辞、占辞和验辞。比如“戊子卜,?贞:帝及四月令雨?王占曰:丁雨,不叀辛。……”。
其中,
“戊子卜,?贞”是叙辞,表示戊子这一天,贞人?干的这一票;
“帝及四月令雨?”是命辞,表示要问老天的事儿;
“王占曰:丁雨,不叀辛”是占辞,表示王给出的解读。
由此可见,“卜”和“贞”在此是固定用法,“卜”表示整个占卜过程,“贞”表示贞人具体的贞问过程。而“占”则表示主卜者对兆的解读过程。。。
【 在 study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占、卜、贞是指三个事,占是预处理,处理龟甲,准备问事,钻孔,刻,烧等。类似于后来的抽个签,相当于起卦。卜是获得的裂纹,相当于获得的卦象,抽到的那个签。贞是释读,相当于抽签中把签交给释读人解读。拿蒙特卡罗模拟来说,占就相当于建模,卜就相当于获取到的数据,贞就相当于获取到的数据的解读。可以对比对比龟甲预测与蒙特卡罗模拟。
--
修改:molar FROM 111.201.79.*
FROM 111.201.79.*
传统上,易学有两种解释,即“元亨,利贞”和“元,亨,利,贞”,前者中“贞”就同甲骨文中的本义;后者中的“贞”,一般解释为其引申义“正,坚贞”一类的意思。
现在的情况来看,在甲骨文中的“贞”,从“鼎”来,基本是取占卜相关的本义;而其他周代文献(如《书》、《礼》等)里面的“贞”,应该已经变为后面这个引申义了。加之周代以甲骨来卜问的形式渐趋消失,前面一种含义应该也就逐渐不怎么使用了。
而“元亨利贞”正处于其中间阶段,毕竟《易》仍是一本占卜书。所以,总结来说:一方面,纯从上下文来说,在文法和用例角度,俺比较倾向于前者;但是在周初“贞”的常用含义已经发生转移的大背景下,也不能排除兼有后一种含义的可能。。。
【 在 study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错,有理有据。
: 请教个问题,在“元亨利贞”这句话中的贞字怎么理解呢?。在易经中有很多贞字用法。
:
--
修改:molar FROM 111.201.79.*
FROM 111.201.79.*
首先,在甲骨文中,“贞”的含义学界没有争论。“XX贞”是“贞人XX进行了贞问/操作了占卜”的意思。
然后,到了《易经》卦辞中,“贞”引申为“贞问/占问”,并无问题。如果还要认为它进一步引申为表示“卦象”则需要更多用例,而且感觉没有这个必要。
【 在 study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确实对这些有研究。
: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 ...................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