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项羽夺天下后怎么做才能善终
从项羽角度,分封制是最优也是最安全的,并且自己占据了最大最好的土地,诸侯国大部分都是他的亲信,最后还是翻车了。
如果开始就学秦始皇,那些有兵的大佬不好处理,杀不得还不如分封,逼得太紧肯定立刻反了。杯酒释兵权在那个时代更不可能。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K-AN00」
--
FROM 223.104.40.*
这肯定不行,他分封的三个齐王在分封地还被干掉了,何况不在。这样各地肯定失去控制
【 在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分封,但是地方领导必须在长安集中上班,对属地进行遥控管理,而且不给兵权,军队指挥权归zongyang。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K-AN00」
--
FROM 223.104.40.*
这里说的是取得天下后,跟着你的假设推演,刘邦被干掉肯定还是混战,刘邦的军队被萧何等接管,韩信还是会出头,最主要的其他诸侯都在蠢蠢欲动。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是鸿门宴干掉刘邦,然后突击霸上,灭掉刘邦势力。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K-AN00」
--
FROM 223.104.40.*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是项羽除了范增没什么良将,而且本人也刚愎自用等等。
但从结果看,关系最好的亲信英布也叛变了,确实郑智能力很差。
【 在 afailor 的大作中提到: 】
: 项羽感觉班子太差了,本身自己也不善于玩z z。一猛将,又一意孤行,就不像个能善终的主儿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K-AN00」
--
FROM 223.104.40.*
确实是个办法,这样他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他也不是没扶植过傀儡,只是太着急给废了。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着急,当然能力不足也是太着急的原因。要是有本事,先做权臣,坐稳了,再行废立。或者换个小孩做楚王,自己操控大权。但是项羽没那个本事,那些诸侯他就搞不定。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K-AN00」
--
FROM 223.104.40.*
都认为项羽主要对手是刘邦,其实项羽到处是对手,彭越,英布,韩信等等。刘邦被搞死也守不住天下,刘邦能赢不是刘邦有多牛逼,是项羽郑智能力太菜,分封不公导致彭越等草根举事。还有刘邦的帮手都非常牛逼,没有刘邦可能聚到其他诸侯名下,直接单干也够项羽喝一壶的,项羽问题就是到处都是敌人,他百战百胜,但敌人越来越多,最后一败啥都没了。
【 在 tom6bj 的大作中提到: 】
: 苟着, 把自家地盘守好就行了, 年龄是最大的优势, 按一般的说法, 项羽死时才31岁, 刘邦这时都54岁了. 再多苟几年刘邦自己都老死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K-AN00」
--
FROM 223.104.41.*
这个可以,可能是唯一的机会,甚至干死刘邦都不行,那个时代战事已起,而且英雄倍出,这些英雄除了范增和他半条心没有人站他这边,这是项羽失败的必然因素。也可能项羽也有很多良将,但为了郑智需要被抹去了,但正史上霸王好像除了范增基本没有帮手了,但韩信这些牛人都是站刘邦的。
如果像曹操那样,稳住东部富庶地区,慢慢熬着,像三国那样最后还是曹魏赢。
【 在 LouisRabbit 的大作中提到: 】
: 立楚王为天子,然后做曹操,以天子名义征讨四方,等自己朋党满朝,然后禅让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K-AN00」
--
FROM 223.104.41.*
是的,分封制最安全,那么多枭雄起兵不是想拥护第二个皇帝,是想做独立大王。而且项羽的郑智资源,能力和手腕做不了皇帝。刘邦能做成算个奇迹,韩信手中有兵时候反了,刘邦没有机会。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分封制肯定是最保险的,倒是汉并天下风险极大,只不过成功了,让人觉得理所应当。当时18路诸侯灭秦,大家都想着瓜分天下。
: 如果项羽选择关中,可能情况会不一样,不过他坑杀二十多万秦军那一刻就不太可能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CLK-AN00」
--
FROM 124.12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