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明白为何泉州在宋元时是中国第一大港?
你要看地图,泉州附近有晋江水路可以通到内地,此外还有洛阳江。泉州后来的衰落除了元末大乱的破坏和海禁外,最大的因素是上游晋江由于开发过度泥沙过多的淤积失去内河航运的优势,没有了源头自然就恢复不了,再加上月港的兴起商路就向那个方向转移了。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像现在中国最大的两个港口宁波-舟山港,上海洋山港都是有长三角依托,而且周围是平原
: 宋元时福建的陆路这么难走,经济也不是特别发达,为啥会造就泉州这么大的港口?觉得相对而言广州和明州(宁波)条件要好过当时的泉州
--
修改:bhima FROM 112.18.4.*
FROM 112.18.4.*
泉州的核心外销商品瓷器在德化生产,铁器在安溪青阳冶炼场生产,距离泉州并不远。宋代著名的建阳黑瓷就在福建。就像景德镇能兴起和唐末大乱瓷器工匠避居有关,福建也是一样。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像现在中国最大的两个港口宁波-舟山港,上海洋山港都是有长三角依托,而且周围是平原
: 宋元时福建的陆路这么难走,经济也不是特别发达,为啥会造就泉州这么大的港口?觉得相对而言广州和明州(宁波)条件要好过当时的泉州
--
修改:bhima FROM 112.18.4.*
FROM 112.18.4.*
泉州港宽水深可以同时停泊几百艘大船,曾经有四湾十六港之称,这是它成为大港的硬实力,条件远不如它的月港虽然能因为政策原因暂时兴起,但是一旦时过境迁就没能再辉煌,相反泉州港今天仍然是贸易进出口的重要港口。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像现在中国最大的两个港口宁波-舟山港,上海洋山港都是有长三角依托,而且周围是平原
: 宋元时福建的陆路这么难走,经济也不是特别发达,为啥会造就泉州这么大的港口?觉得相对而言广州和明州(宁波)条件要好过当时的泉州
--
修改:bhima FROM 112.18.4.*
FROM 112.18.4.*
日本自己也在仿制建阳瓷,建阳黒瓷技术失传后,原装的建阳黒瓷价格高的吓人。黒瓷在东瀛的盛行和日本茶道有很大的关系。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好多建盏
--
修改:bhima FROM 112.18.4.*
FROM 112.18.4.*
建阳瓷在晚唐就已经出现了。晚唐沉船黑石号上大量的都是外销长沙瓷,而生产地长沙窑是在黑石号被发现后才被发掘的。瓷器生产技术的扩散比你想的要早要广。长沙窑烧制的大部分并不是供奉瓷而是生活器件,这种内销瓷本身就有市场。
【 在 netcom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相互关联的关系,因为泉州港的存在所以这些产地得以兴盛
: 而不是单纯的因为靠产地近,所以港口设在那里
--
修改:bhima FROM 112.18.4.*
FROM 112.18.4.*
水路速度慢但载重量很大很稳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元时候,从景德镇到泉州交通方便吗?
--
FROM 112.18.4.*
景德镇兴起是宋元以后的事情,在这之前泉州就已经是外销大港,瓷器主要是自己生产的。建阳瓷在日本的销路很好的。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景德镇到泉州 水路能直达吗?还是要翻山?
--
修改:bhima FROM 112.18.4.*
FROM 112.18.4.*
景德镇瓷器经昌江、信江,到铅山县河口码头,翻武夷山、下闽江,到达福州、泉州港出海,其部分线路与我国万里茶道重叠。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景德镇到泉州 水路能直达吗?还是要翻山?
--
FROM 112.18.4.*
景德镇瓷器走水路是从福州转港到泉州。晋江主要是省内商品运输。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闽江有水路可以到晋江吗?
--
FROM 112.18.4.*
另一条路:闽江而下至福州地界之江口村,转汇大樟溪,经永泰入德化之涌溪和沪溪,至德化县城再达泉州。不管是哪条路,在过武夷的时候都要经过一段陆路转运,武夷的几个重要关口至今仍保存有当年运输的道路遗址。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景德镇到泉州 水路能直达吗?还是要翻山?
--
修改:bhima FROM 112.18.4.*
FROM 11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