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啥不养别人儿子?
当时改姓征求当事人意见了吗?如果有且当事人同意那就不合适还姓。如果没有那当事人有再次选择的权力。但是该履行的义务还是要履行。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尔衮离普通人有点远,而且孝庄下嫁没有定论,但范仲淹的故事是真的。范仲淹姓啥?可能大家觉得这是废话,他姓范啊,我也是刚知道,范仲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姓范,姓朱。这是因为范仲淹自幼丧父,母亲带他改嫁看一个姓朱的小吏,那范仲淹就姓朱了。范仲淹改回姓范,那是他成名以后了。范仲淹是大政治家 文学家,那大家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etv L6B」
--
FROM 223.104.21.*
即使小时候愿意,也是能反悔的
这些人也是中了进士才还姓,就是翅膀硬了,不需要继父了
【 在 handsom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改姓征求当事人意见了吗?如果有且当事人同意那就不合适还姓。如果没有那当事人有再次选择的权力。但是该履行的义务还是要履行。
: 撬擅院罅恕7吨傺褪谴笳治家 文学家,那大家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etv L6B」
: ...................
--
FROM 117.129.57.55
那就是没有中举或发达的人并不还姓?大部分人其实还是没这么干,少部分人的例子不能作为下定论的根据。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 即使小时候愿意,也是能反悔的
: 这些人也是中了进士才还姓,就是翅膀硬了,不需要继父了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etv L6B」
--
FROM 223.104.21.*
从记载看应该是这样
上面也说了,古人很难独立生存,必须依靠某个 宗族
生父这边没人养,只能跟继父的姓
【 在 handsom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没有中举或发达的人并不还姓?大部分人其实还是没这么干,少部分人的例子不能作为下定论的根据。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etv L6B」
--
FROM 117.129.57.55
自家娃也有很多不孝的
不过别人的总归多了一重风险
古代从小就过继,就算对方家后代了
从小收养,也没有亲子鉴定的话,应该问题不大
--
FROM 60.29.153.*
范仲淹是范蠡之后?
--
FROM 202.99.213.*
不好说,因为黄巢,很多人烧了家谱,就说不清了
【 在 happyalv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范仲淹是范蠡之后?
--
FROM 223.104.40.18
那些皇帝赐姓的呢,姓名不过一个符号,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中国这么多姓,很多都是改的啊。你只看到了没有改成功的,大多数改成功的你就没有注意到。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尔衮离普通人有点远,而且孝庄下嫁没有定论,但范仲淹的故事是真的。范仲淹姓啥?可能大家觉得这是废话,他姓范啊,我也是刚知道,范仲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姓范,姓朱。这是因为范仲淹自幼丧父,母亲带他改嫁看一个姓朱的小吏,那范仲淹就姓朱了。范仲淹改回姓范,那是他成名以后了。范仲淹是大政治家 文学家,那大家可能以为范家希望他还姓,其实不是,范家对范仲淹并不感兴趣,提出的还姓条件就很苛刻。一个是你不能分范家的地,再一个你母亲不能葬在范家祖坟,毕竟改嫁过。范仲淹无奈只能把自己父母改葬到别的地方了。从封建角度,范仲淹这个继父最亏,自古说生则同衾死则同穴,他这个继父只有范仲淹母亲一位夫人,那就没人合葬了,只能做孤魂野鬼。到了明朝,还姓就形成一种风俗了,今天是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那会儿是还姓。一个人考上进士,首先就还姓。要是范仲淹这种情况还说得过去,有人不是,是父母双亡,被姑姑 舅舅等人收养,那自然改姓姑父 舅舅等人的姓了。当时也是分成两派,一派支持还姓,一派反对。我个人比较认同反对这一派,有人写的对,你之所以改姓,那就是你家族没人愿意抚养你,要么是你继父抚养的,要么是姑姑 舅舅等人抚养的,现在你还姓,那是忘恩负义。从这些事可以看出,男的对于自己本姓有多热衷,尽管没受过本家族什么恩惠。
--
FROM 58.247.112.*
改姓是为了继承遗产,如果没有遗产,就改回本姓,或者被改回本姓。例如郑成功、柴荣
【 在 sleepless2 的大作中提到: 】
: 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赐姓。各个朝代的huangdi基本都干过这个。郑成功就被赐姓朱。叫国姓爷。所以按理说。他叫朱成功。大家分析一下。
--
FROM 106.120.85.*
现代有两个例子
一个是章孝严、章孝慈兄弟
还有一个是琼瑶和其继子、继女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尔衮离普通人有点远,而且孝庄下嫁没有定论,但范仲淹的故事是真的。范仲淹姓啥?可能大家觉得这是废话,他姓范啊,我也是刚知道,范仲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姓范,姓朱。这是因为范仲淹自幼丧父,母亲带他改嫁看一个姓朱的小吏,那范仲淹就姓朱了。范仲淹改回姓范,那是他成名以后了。范仲淹是大政治家 文学家,那大家可能以为范家希望他还姓,其实不是,范家对范仲淹并不感兴趣,提出的还姓条件就很苛刻。一个是你不能分范家的地,再一个你母亲不能葬在范家祖坟,毕竟改嫁过。范仲淹无奈只能把自己父母改葬到别的地方了。从封建角度,范仲淹这个继父最亏,自古说生则同衾死则同穴,他这个继父只有范仲淹母亲一位夫人,那就没人合葬了,只能做孤魂野鬼。到了明朝,还姓就形成一种风俗了,今天是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那会儿是还姓。一个人考上进士,首先就还姓。要是范仲淹这种情况还说得过去,有人不是,是父母双亡,被姑姑 舅舅等人收养,那自然改姓姑父 舅舅等人的姓了。当时也是分成两派,一派支持还姓,一派反对。我个人比较认同反对这一派,有人写的对,你之所以改姓,那就是你家族没人愿意抚养你,要么是你继父抚养的,要么是姑姑 舅舅等人抚养的,现在你还姓,那是忘恩负义。从这些事可以看出,男的对于自己本姓有多热衷,尽管没受过本家族什么恩惠。
--
FROM 111.19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