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朱元璋太厉害,感觉2000多年综合能力无出其右
好笑,你问的着我么?我就是告诉你实施格里高利历删除了日历,你有意见就喷,少东拉西扯丢人现眼。
【 在 darkfield 的大作中提到: 】
: 扯, 你回答我格里奥利历的回归年是多久?
:
--
FROM 125.35.85.*
你又想杠什么呢?南朝天文、数学的失传是史实,隋唐虽然兴复汉家,但南方的文脉已断,又有江陵焚书这种事。唐朝数学较弱是不必回避的,到宋朝才恢复到祖冲之那水平的观测精度和数学能力。
授时历本来就是郭守敬等人在南宋统天历和回回历算技术基础上弄出来的,这是跟阿拉伯技术交流的成果,但不可否认华夏历算在这里面的基础地位。这事你又想怎么杠
【 在 mez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以为祖冲之是芜湖之前还是之后?授时历大明一直用着(大统历就是授时历),立法也不是回归年计算唯一评价维度,授时历很多方面堪称开拓更加科学,地位高于统天历。不要主观代替客观。
--
FROM 223.104.42.*
玛雅文明分布全部在北半球。,要说什么大陆纵贯南北半球,非洲大陆不是?欧亚大陆也是啊。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20进制这本身就够畸形。10进制是合理的。玛雅唯一优势在美洲大陆纵贯南北半球各纬度,如果有一群天文观测者南北统一观测,那是有优势。但中美洲地峡造成南北美文化交流极少的状态看来,又不像是这样。
--
FROM 125.35.85.*
那当然,又不是说玛雅就有多先进了,只是正好说到这个点上了么
【 在 meza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归年精度并非唯一评价维度。
--
FROM 223.70.153.*
西欧人没有阴历,对月相无感,但并不能说明他们没需求,无非反映其无能罢了。古代西亚埃及到古希腊,历法都是求月相的。而中古的日耳蛮,不过是躺在别人的科学基础上混日子罢了。一直到文艺复兴翻出来古代遗产,才知道天文是什么东西。
【 在 mez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不懂人话,瞎喷。我说的就是西立法瞎搞没事儿,差了十几天才想办法,中囯历法不能,任何一个文盲比如你,如果月首尤其岁首不是朔日,都能轻易看出来。你扯其他的和我没关系。
: :
--
FROM 223.104.42.*
欧亚大路哪部分在南半球?你要不要再去看看地图再喷。就算赤道边上大明的旧港宣慰司算上,那也是一个岛。玛雅人要想搞垮纬度观测,其纬度跨度可以搞的很长,北面没有骑马野人抢劫干扰,南面沿着地峡也一直是陆地。
【 在 meza 的大作中提到: 】
: 玛雅文明分布全部在北半球。,要说什么大陆纵贯南北半球,非洲大陆不是?欧亚大陆也是啊。
--
FROM 223.104.42.*
只是发现你毫无常识而已。南朝天文数学首先就没有什么失传一说,其次南朝是在五胡之后。最后,只有中华文脉哪有什么单独南方文脉?隋唐代观测水平下降只是你的臆测,事实上隋唐天文、历法、数学都有长足进步,甚至这三项是进步最大的,隋代数学天文学家刘焯《皇极历》,首次考虑到太阳视运动的不均性,创立“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公式”来计算日、月、五星的运行速度。推日行盈缩,黄道月道损益,日月食的多少及出现的地点和时间,这都比以前诸历精密。“定朔法”、“定气法”也是他的创见。《皇极历》推定的每 76.5年春分点在黄道上西移一度的岁差,与现行数值非常接近。由于刘焯所著历书与当时权威人士——太史令张胄玄的天文、历数观点多有不同,故呕血而成的《皇极历》被排斥不得施行。然而该书提供的天文历法在当时是最先进的,李淳风就是依据《皇极历》造出了《麟德历》,被推为古代名历之一。水平肯定高于大明历。魏征坦言“论者以为数百年以来,博学通儒,无能出其右者。”。皇极历创立很多方法,观点,比如不均匀性计算,定气推算法(推算节气),甚至指导了时宪历这个华夏历法集大成者。李淳风编《麟德历》,创造性抛弃以每月29日和30日相间排列的“平朔”,采用按照太阳和月亮位置相合的时刻来定朔日的“定朔”。然而隋唐最优秀的天文学学家却轮不到上面两个。本来,李淳风就设计制造了“浑天仪”,结构复杂而精密,表里三重,可以测量天体经纬日月星辰,僧一行在此基础上与梁令瓒合作创制的能够直接测量黄道坐标的黄道游仪,用来观察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情况,大幅提升观测精度和数学计算能力,早于西方一千多年观察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现象,提出恒星自行。同时,历史首次测量子午线,南北各地观测天文现象,实测北极高度和冬至夏至日影短长的结果,大幅提升了极不精确的传统估算与认知。编定了闻名中外的《大衍历》。这部历书的突出特点在于根据日影实测来确定历法,纠正了前代历法中的许多错误,系统周密,结构合理,计算较为准确,对后代历法影响深远。
这是实际工作也有数学发展带来的推动,唐代首次记载了三次方程式的正根解法,对中国古代代数学的方程式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注解整理审定了著名的十部算经,被朝廷规定作为算学的教本,提升了整体数学水平。
你一贯缺乏常识,认知偏执。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又想杠什么呢?南朝天文、数学的失传是史实,隋唐虽然兴复汉家,但南方的文脉已断,又有江陵焚书这种事。唐朝数学较弱是不必回避的,到宋朝才恢复到祖冲之那水平的观测精度和数学能力。
: 授时历本来就是郭守敬等人在南宋统天历和回回历算技术基础上弄出来的,这是跟阿拉伯技术交流的成果,但不可否认华夏历算在这里面的基础地位。这事你又想怎么杠
--
FROM 125.35.85.*
我哪里说不是无能?你以为我在说啥?其实,不止日耳曼,所谓希腊罗马哪个不是次生文明?儒略历不是抄到了远相当于远古的埃及历法中观测天狼星位置确定的回归年,还不是得等像以前一样最后一个月哪天宣布结束才算新年?认真说所谓儒略历也根本不是后来宣称的时代产物,我曾经在这里发过文详细阐述了,根据格里高利历偏差的天数,根本就不可能,只能是晚了几百年才采用的。所谓西方的年代记载根本是糊涂账,笑话账。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欧人没有阴历,对月相无感,但并不能说明他们没需求,无非反映其无能罢了。古代西亚埃及到古希腊,历法都是求月相的。而中古的日耳蛮,不过是躺在别人的科学基础上混日子罢了。一直到文艺复兴翻出来古代遗产,才知道天文是什么东西。
--
FROM 125.35.85.*
好笑,题目就是朱元璋,你扯什么宋代,还知道啥叫无恥?
【 在 darkfield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看看主题吧,东拉西扯者,偏离主题者,都是无耻!
:
--
FROM 125.35.85.*
麟德历一般,祖冲之那会历法就已经考虑岁差了,他却不考虑岁差,导致很快误差就太大而被大衍历取代
【 在 mez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是发现你毫无常识而已。南朝天文数学首先就没有什么失传一说,其次南朝是在五胡之后。最后,只有中华文脉哪有什么单独南方文脉?隋唐代观测水平下降只是你的臆测,事实上隋唐天文、历法、数学都有长足进步,甚至这三项是进步最大的,隋代数学天文学家刘焯《皇极历》,首次
: 悸堑教羰釉硕牟痪裕戳ⅰ暗燃渚喽次内插法公式”来计算日、月、五星的运行速度。推日行盈缩,黄道月道损益,日月食的多少及出现的地点和时间,这都比以前诸历精密。“定朔法”、“定气法”也是他的创见。《皇极历》推定的每 76.5年春分点在黄道上西移一度的岁差,与
: 现行数值非常接近。由于刘焯所著历书与当时权威人士——太史令张胄玄的天文、历数观点多有不同,故呕血而成的《皇极历》被排斥不得施行。然而该书提供的天文历法在当时是最先进的,李淳风就是依据《皇极历》造出了《麟德历》,被推为古代名历之一。水平肯定高于大明历。魏征
: ...................
--
FROM 223.7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