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历史(History)|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1/1
|
转到
主题:老外研究中国人为啥不用刀叉~
1楼
|
whx83
|
2025-04-14 10:59:49
|
展开
刀叉属于初级工具。在餐桌上用刀叉切肉,切得盘子吱哇乱响,远不及筷子优雅。我们都是在后厨用刀。
【 在 flukeox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位老外在中国生活多年后惊奇的发现,他们每天吃饭时使用的勺子和刀叉,在中国只有三岁以下的孩子在使用,超过三岁的孩子都已经会熟练的使用筷子了,而他们国家极少有人会用筷子。这一现象激发了这名老外浓厚的兴趣,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人大约在八千多年前就发明了勺子,在七千多年前就发明了刀叉。后来中国人嫌吃饭时切来切去太麻烦,就在烹饪的过程中把这些切割的流程走完了,于是在三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筷子,让用餐体验更加精致和细腻,更具有文化内涵。
--
FROM 120.246.29.*
9楼
|
whx83
|
2025-04-14 12:00:43
|
展开
我觉得这跟原料多少没关系。
很古的时候的贵族,那么大的鼎都造出来了,肯定不缺那点儿金属制品做餐具,可他们也是一样用筷子。为显示尊贵,他们顶多在筷子材质上做一些文章,有一些稀缺性的材料做筷子。可见,不是原料本身的问题。反倒是一些“蛮夷”,随身带小刀割肉吃的形象深入人心。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是竹木多
: 金属比较稀缺
--
FROM 120.246.29.*
11楼
|
whx83
|
2025-04-14 12:12:43
|
展开
我上边说过了:对于贵族来说,再怎么也不是稀缺的。如果刀叉好使、方便,他们没理由不去大规模用。有做银筷、象牙筷的材料,没理由不去做成刀叉。即便早期民间稀缺,到了比较近的时期,也应该会逐步“飞入寻常百姓家”。
再说民间,就算再稀缺,吃饭用的餐具能用多少材料?一套能用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东西,再稀缺能差那点儿?用打农具的边角料都够了。
再说古代西方,金属也没多到用不完的地步吧?
我还是觉得,从材料稀缺性上来解释我国古代不用刀叉(做餐具),有点为解释而解释的意思。顶多只到了“大胆假设”那一步。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缺的
: 没法 普及
: 贵族是可以用刀
: ...................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
13楼
|
whx83
|
2025-04-14 12:19:27
|
展开
那你要说普及问题,就是另一个问题了,有点跑题了。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面说了
: 西方普及刀叉也是工业革命以后
: 我上面也说了,建国的时候,人均钢产量半把菜刀,你怎么普及刀叉?
--
FROM 120.246.29.*
43楼
|
whx83
|
2025-04-17 11:49:36
|
展开
其实,单纯说吃汉堡,拿筷子也能吃,只不过不用夹,而是用穿刺,用筷子当烤串签子,插着吃。两根筷子还能一定程度防止打滑,毕竟汉堡比肉块重很多。只是,这种吃法可能有点豪放。
我有时候在食堂吃早餐时,吃烧饼夹鸡蛋之类的,会这么用。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的汉堡不是烤的,但也是要切,但是你看汉堡这种吃法,手撕不行太脏,筷子也不行,确实只能切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
1/1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