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鲜卑化的汉人”是什么意思?
匈奴和鲜卑不是一个民族,匈奴据说是北戎,战国末期崛起。传说突厥是匈奴一支。
匈奴全盛时期,把匈奴以东的民族称呼东胡族,鲜卑世居大兴安岭,是东胡一支。
东汉窦宪大败匈奴,匈奴西遁。东胡分为乌桓,鲜卑,曹操灭了乌桓。
东胡--乌桓,被曹操所灭。
鲜卑走出大兴安林,来到阴山。
大约东汉末期,鲜卑拓跋部酋长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一个放羊老汉拓跋邻七分国人,只有老三继续姓拓跋氏,493年改姓元氏。
其他六个儿子全部改姓,其中一个儿子改姓;拔拔氏,493年拓跋宏全盘汉化拔拔氏改为长孙氏。宇文氏传说和长孙氏同宗,出自拔拔氏。
东胡--鲜卑--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北周--随
东胡--鲜卑--契丹--大辽--锡伯族,1125年被金灭,西辽被成吉思汗灭
东胡--鲜卑--室韦--蒙古--元1368年回到老窝
东胡--肃慎--粟末靺鞨--渤海国,被辽灭
东胡--肃慎--黑水靺鞨--金,被蒙古所灭
东胡--肃慎--黑水靺鞨--大明建州左卫指挥使猛哥铁木,六世孙努尔哈赤,
--
FROM 117.129.59.*
高欢渤海高氏,祖孙三代居住怀朔镇,风俗鲜卑化,算是鲜卑化汉人。爷爷高湖,399年被后燕皇帝举家流放到怀朔镇。
高欢三岁没了娘,大姐就把弟弟抱到自己家里抚养,姐夫家里好几个孩子,姐夫就是个狱警,家里穷的叮当响,不管怎么说,姐夫也把高欢抚养长大。
高欢12岁左右,工地打打零工,送送外卖,挣点钱贴补点家用,喜欢韩小姐,韩小姐的妈嫌高欢穷,高欢眼睁睁看着初恋情人嫁给别人。
一天高欢和往常一样,在工地搬砖修城墙,结果被怀朔镇最有钱的豪强地主千金看中了,非他不嫁。
--
FROM 117.129.59.*
【 在 can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照你这么说,宇文部还是正经鲜卑
:
=======================
宇文泰这一支是鲜卑,宇文化及这一支来自匈奴破野头。目前有这么个说法,说长孙氏与宇文泰同源,都是出自拔拔氏,可信度多高,我也不知道
拔拔陵陵--宇文系---宇文韬---宇文肱---宇文泰
拔拔陵陵--宇文系---宇文阿头-宇文仲---宇文興--宇文洛
--
FROM 117.129.59.*
【 在 freesoul 的大作中提到: 】
: 匈奴一般不认为是北戎(当然有可能部分融入了),突厥直接源流是丁零(后来的高车、铁勒),也不是匈奴。匈奴的语言归属还是争议话题,属于前突厥语系或者叶尼塞语系是两种比较常见的说法。
: 肃慎是通古斯语系,东胡是蒙古语系,一般也不认为是一拨的
================
要是按照北史记载;《北史》记载"突厥者,其先居西海之右,独为部落,盖匈奴之别种也。北史记载可信度多高,不知道。
还有一种说法,通古斯,东胡是一样,就是传到欧洲,书写出现误差。导致翻译不同。
肃慎族是东胡族一支,17世纪时,俄国侵略到了黑龙江流域,才知道有此种族,东胡族,发音为;TUNGHU,传到欧洲后,书写时变为TUNGUS,此名为国际汉学家所通用,译音为通古斯。
--
修改:yushan11 FROM 117.129.59.*
FROM 117.129.59.*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如此详尽的解释
: 东胡--鲜卑--室韦--蒙古--元1368年回到老窝
: 蒙古祖上就是鲜卑?
-----------
对,有这麽个说法,柔然和拓跋氏同出一源,都是鲜卑族。《魏书·蠕蠕传》记载“蠕蠕”是“东胡之苗裔”、“先世源由,出于大魏”。
曹操灭乌桓后,鲜卑拓跋部走出大兴安岭,来到阴山。留在故地的鲜卑人,他们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也就是柔然。。
拓跋部建立北魏,定都大同。刚建国没几天,就和柔然部大打出手,柔然被北魏打败 ,只好选择了和亲政策,两国暂时相安无事。一部分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
而一部分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拉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经过说法不一的演变,形成契丹民族。
--
FROM 183.241.156.*
【 在 vieux 的大作中提到: 】
: 放现在,妥妥的网小爽文风格。
===============


--
FROM 117.1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