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澶渊之盟前的形势有多紧急?
自己翻,2018年有几个很长的帖子讨论。辽军孤注一掷,但形势并不乐观,当面城垣虽然不算太坚固,但宋军禁军主力不一定能击破,勤王部队还在云集。后方定州大阵是宋军边军主力,本来就不敢打,绕过去的,王超暂时不敢离开预定阵地前来野战,不等于宋军深入辽境已全胜而归的部队来援后还不敢,更重要,辽军没有立足之地,后方多个坚城未下,都可以作为野战依托,连守军不过万人的瀛洲都付出三万多人代价攻不下来,寄希望于在澶州击破亲征主力,起码风险极大,胜不一定能毕其功于一役,毕竟銮驾逃走南城并不困难,辽军过河也不容易。一但不利,那就必然被歼了。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到有大臣已经向真宗提议:往成都跑了
: 我查了一下地图,从濮阳的澶渊之盟博物馆到开封铁塔,有300里左右。
: 当时萧太后的大军并没有拿下营州,莫州,补给线很容易被后方的宋军切断
: ...................
--
FROM 114.254.2.*
也不完全是。所有史料都指向,当时是宋伐辽已准备完毕,甚至西路军已经开始行动。辽反而是不胜其扰,先发制人不顾后方倾国来攻,力图以战逼和,最终也得偿所愿。战略上被动却达成了战略目的。让兵力物资等都占绝对优势的宋,吞下承认失地的苦果。
【 在 beansp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最关键的,赵宋的祖传毛病,不敢压上去赌。相当于俩成年人一人一把qiang对射,赵宋觉得 别射了这样多不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我给你100个亿行不行.....
--
FROM 114.254.2.*
做生意是资敌,啥所谓赚回来,也抵消不了财政紧张。
【 在 Roncatt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懂个锤子,什么100亿?给你30w,想做生意你来,不想就滚
--
FROM 114.254.2.*
岁入5/6做军费(甚至原文是指养禁军)的和平算啥智慧?
【 在 Roncatto 的大作中提到: 】
: 封建社会,能跟异族保持近百年的近似和平,已属不易,这没有智慧是做不来的。
--
FROM 114.254.2.*
自己去看正史。不止一个人说过,“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一岁所用养兵之数,常居六七,国用无几矣”、“养兵之费,在天下十之七八”,“八分是养兵,其他用度只在二分之中”……
这只是三冗之一,冗官是另算的。你说是常态,那就举出例子来。
这种军费比例,那是醉心扩张的菌囯主义法喜寺都做不到的……人家可是扩张慢了都要完蛋……
【 在 Roncatto 的大作中提到: 】
: 军费?你确定吗?官僚系统吧,公务员啥的把,打仗是为了和平,可合并久了内部问题就来了,历朝历代都是这样,躲不过去。唐朝那样就好吗?中晚期到处都是打打杀杀
--
FROM 114.254.2.*
好吧,人家都是瞎说的好了……
而且,裁撤冗兵,相应是要提升战斗力,主张裁撤三冗的都是主战派,绝不是仅仅要减军费,不思进取。正是因为战略态势太差,才要维持远超历代的常备军,当然正常思路是精兵备战,一举解决外患才是省钱的办法,不然不维持战备,人家从边境到汴梁一马平川,稍有不慎,靖康就提前了。
【 在 Roncatt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这个?这些都是文官要求裁兵的说辞啊,北宋绝对不是因为财政问题被拖垮的
--
FROM 114.254.2.*
那是打完了打败了,但不至于战场上得不到,谈判桌上得到了,囯菌主力都在干啥呢?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类似, 何梅协定时候中国处于明显劣势
: 但是澶渊之盟时候宋占优,辽的远征军已经是强弩之末
--
FROM 114.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