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盈过于周,周西鄙掠之。辞于行人,曰:「天子陪臣盈,得罪于王之守臣,将逃罪。罪重于郊甸,无所伏窜,敢布其死。昔陪臣书能输力于王室,王施惠焉。其子厌,不能保任其父之劳。大君若不弃书之力,亡臣犹有所逃。若弃书之力,而思厌之罪,臣,戮余也,将归死于尉氏,不敢还矣。敢布四体,唯大君命焉!」王曰:「尤而效之,其又甚焉!」使司徒禁掠栾氏者,归所取焉。使候出诸轘辕。
看栾盈失势从晋国逃亡后路过周境和天子上书,你的说法也能贴合
【 在 power2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的,按照周天子体系下的传统的道德观。普通人并没有一定效忠于某国的义务,甚至诸侯称王,本身也是礼崩乐坏的表现。
: 普通人需要效忠于华夏这个天下,不必要效忠于某个诸侯国。
--
修改:karin FROM 123.152.13.*
FROM 123.1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