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和珅那么有才,为啥连举人都没考上?
考试有偶然性。左公这种才华,也多次考不上进士。和珅好像只考了一次,落榜也是很正常的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和珅被选入了咸安宫官学读书,受教于吴省兰、李潢和李光云等。他博闻强记,不仅将“四书五经”背诵得滚瓜烂熟,而且满、汉文字水平也提高得很快。此外,他还掌握了蒙古文和藏文,以及一些西域秘密咒语。
: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他参加顺天府乡试但未能中举
--
FROM 36.112.29.*
左公考举人也很危险,好像是被搜遗上来的最后一名。张居正也是考了两次乡试才中举的。总之考试有偶然性的,一次考上固然厉害,一次没考上也是正常的。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左公是没考上进士,这个很正常吧,考进士是和全国的才子竞争,张居正第一次考进士也没考上
: 和珅是举人没考上,确实只考了一次。
: :
--
FROM 36.112.29.*
我说的厉害是指科举的学术水平,这个是有公认的
【 在 elz 的大作中提到: 】
: 厉害跟考中科举并不强相关,落地举子也能掀起滔天巨浪,考中状元的李春芳,也不过而已
--
FROM 36.112.29.*
对,左宗棠没考上过进士。举人是20岁时考上了的,但好像也很惊险,本来考不上,后来卷子被拾遗起来列为最后一名
【 在 secre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记得左宗棠好像在做陕甘总督的时候,连进士都不是吧?
: 进士不及第始终是左宗棠放不下的一个执念,即使贵为封疆大吏也是如此,老头人都60岁了还想着进京赶考,慈禧没办法就御赐了左公一个“同进士出身”,让他别来考了,好好在西北干活。。
--
FROM 36.112.29.*
这也是一说而已,反正结果就是他第一次没考上,和珅第一次没考上,也可能有各种原因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张居正第一次乡试没中举人,是因为被湖广巡抚除名了,其实是考上了,我看郦波的《风雨张居正》里是这么说的
--
FROM 106.39.130.*
洪承畴的待遇可比和珅家牛多了,你只看到轻车都尉,看不到谥号文襄?更看不到世袭两个牛录?两个牛录的世袭佐领,这是给原始股,有几个满人有着待遇?
功臣后代世袭官位,在封建王朝有什么好奇怪的。戚继光十六岁就世袭四品武官,不一样比很多汉官一辈子的奋斗都高吗?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珅有爵位,19岁就是三等轻车都尉,这可是洪承畴给满清拼搏了一辈子才挣来的功名。
: 22岁的和珅就是御前侍卫。这类似蒙元时代的怯薛了。比很多汉官一辈子的奋斗都高了。
: :
--
FROM 114.246.109.*
洪承畴的世袭牛录佐领,比清车都尉的爵位值钱多了。而且洪承畴是文官,生前太保兼太子太师,大学士,死后谥号文襄,比和珅祖先待遇高多了。三等轻车都尉每年才160两,世袭牛录佐领,那是一代又一代是一堆旗人的主子,整个清朝千分之多少的原始股份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珅是家族第五代三等轻车都尉了,祖上入关打河间时,先登城楼,获封三等轻车都尉。
: 而洪承畴的三等轻车都尉,只能世袭四次,到乾隆年洪承畴后人就是无爵汉军佐领了。每年薪水105两白银。
: :
--
FROM 114.246.109.*
你分不清文官和武将的奖惩体系啊。于谦对明朝再造之功连一个最低的爵位都没有呢,是不是待遇不如戚继光的祖先?
洪承畴已经获得文官体系的近乎最高荣誉了,而且还获得武功体系的爵位,还获得2个牛录,确实待遇很高啊。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根本没懂我的意思吧
: 是满清给洪承畴的待遇太低了。你还一直吹嘘多高。
: 连一个满军旗人先登巴图鲁,都能传五代轻车都尉。
: ...................
--
FROM 114.246.109.*
除了创业团队,明朝封爵的文官就王阳明等两三个,你还没看出来文官不封爵吗?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刘伯温是文官武馆?
: 王阳明是文官武官?
: :
--
FROM 114.246.109.*
是啊,所以对一个文臣给爵位了,还给原始股了啊。但是是后加入的,肯定有比他更核心的团队成员。类似刘伯温在朱元璋那里,也不是核心的创业团队,也只给了个伯爵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觉得洪承畴不是创业团队么?
: :
--
FROM 114.24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