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今之颐和园昆明湖在明代称为——西湖
今之颐和园昆明湖,在明代前期(永乐至正德),即称为“西湖”;明代后期(正德或
嘉靖以后),称“金海”,亦仍称“西湖”。详见《明实录》《明宝训》。
清乾隆十五年三月丙辰,“金海”更名为“昆明湖”(《清高宗实录》卷之三百六十)
。
《玉泉记》(《明宣宗御制集》卷三)载:“北京城之西北一舍许,有山曰玉泉…玉泉
山之东□,则泉之所出也…合流西行数百武,复东渟为巨浸,广数百亩…旧名西湖…湖
溢…入皇城为太液池…池溢又出惠河入潞河,合流至直沽入海…河润九里,海润百里,
有其功矣,而不能恒清。有至清之德、生物之功,莫玉泉若也。”
《明宣宗御制集》中的《大功德寺记》《大功德寺碑》亦有相同记载。
《明宣宗御制集》中描写北京西湖(昆明湖)的诗歌有:
《西湖浪涌》诗有云:“浩荡湖开禁苑西,清流映带凤凰池。春风波浪掀腾处,晓日鱼
龙变化时。”
《平堤新柳》诗有云:“东风何处最先知,但见垂杨金满枝。太液池边晴弄影,西湖堤
上淡垂丝。”
《西湖夏景》诗有云:“沧波万顷湛平湖,湖上青山似画图。风度藕花香旖旎,烟笼岸
柳影模糊。”
《秋日西湖观玉泉 三首 其二》云:“秋日涵空碧,春风澹玉波。东流入沧海,倒影照
银河。”
《冬日游西湖》诗有云:“西湖渺浩荡,湛湛玉泉流。”“凫鹥时泛泛,潜鱼亦油油。
”
--
FROM 36.57.99.*
因为网络上有“北京莲花池古称西湖”的说法(不知道这个“古”到底指什么时候),
很容易误导人,本人整理明代古籍的时候,也差点被误导。
后仔细考证,得出“明初所称北京西湖即今昆明湖”的结论,与今之莲花池无关。如此
,明初诗文中的北京西湖,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地理指向。
【 在 macus2018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要有河流过的县城,大概率有一条路叫滨河大道
--
FROM 114.103.192.*
此篇考证文章是以前写的(原文较长),恰逢近日有网友说颐和园没有什么诗词流传下
来,故精简后发在本版。
由于地名变更、古迹湮没、古籍文献不为人所知甚至亡佚,导致了不少历史文化不被后
人所知。昆明湖前身西湖即是一例。
明初,北京西湖水域就很广阔,且玉泉山、西湖、太液池、惠河、潞河,构成了京师水
系的主体,至天津直沽入海,玉泉山麓还有大功德寺。围绕这条水系,明代就有很多诗
词歌咏。
类似的例子还有燕京八景。
【 在 macus2018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要有河流过的县城,大概率有一条路叫滨河大道
--
FROM 114.10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