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八年(1495年)九月,宁王朱觐钧突然上疏请求重新改南昌左卫为南昌护卫,恢复宁藩的护卫军。宁藩护卫被遭裁撤说来可就话长了。
宁藩始封君宁献王朱权本是靖难的投资人,明成祖的合伙人,结果事成之后却发现对自己而言这是一桩彻头彻尾的亏本买卖,本人被迫由大宁移藩南昌不说,营州三护卫这支追随自己多年的精锐护卫军,也被撤销建制收归朝廷,硬塞过来一个由南昌左卫改组的南昌护卫。
南昌护卫就南昌护卫吧,反正朝廷的主流是削藩,是要将宗室当猪养,能保留一个护卫也心满意足了。结果到朱奠培这位嗣封宁王手里,连南昌护卫都没能保住。
江西地方官员对朱奠培这个宁王毫无敬意,对其手中掌握的南昌护卫,更是不满,没事都要找机会敲打一下宁王殿下和南昌护卫。
正统十三年(1448年)十二月,江西巡抚杨宁欲从南昌护卫之中抽调二千人,派往广信府、建昌府一带操备,这是自宁藩迁国南昌以来前所未有之事。此时尚是宁世孙的朱奠培因此上疏抗辩,结果明英宗命他抽调精壮官军一千人交给杨宁。
景泰七年(1456年)九月初五,宁王府发生大火。事后,以江西巡抚韩雍为首的江西地方官,不仅不安慰、体恤朱奠培,反而落井下石以南昌护卫官兵救火不利,导致南昌前卫军民八百余家受灾为由,上疏朝廷弹劾南昌护卫指挥、千户及宁藩仪卫司等相关官员。
“辛丑……巡抚江西右佥都御史韩雍奏:‘本年九月初五日,宁王府内火,延烧南昌前卫,军民八百余家资财尽毁,男妇死者四人。臣等已如敕谕,从宜量支官钱赈恤。其南昌护卫指挥、千户,并仪卫司官,坐视不救,俱合执问。’诏:俱宥不问,赈恤事,命户部知之。”(《明英宗实录·废帝郕戾王附录》)
与此同时,弋阳王朱奠壏(音lan或xian)因为心爱的小妾张氏被大哥设计谋杀,他冲冠一怒为红颜,向江西巡抚佥都御史韩雍伸冤,并指控宁王数十桩不法之事,甚至声称大哥意图谋逆。虽然谋逆属于子虚乌有,可宁王殿下和南昌护卫身上的臭毛病并不少。
故景泰七年十一月,明代宗降敕严厉警告朱奠培,并将与宁藩有关的军民押解进京处置,人数达六七百人。两个月后明英宗夺门而出,重登至尊,免除了明代宗对宁藩的惩戒。
经此一事,宁藩与江西地方官的关系算是降到了冰点。他要求增造被大火焚毁的宫殿,提出将南昌城内四湖之中的东西两湖收归宁王府所有,意图将宁王岁禄的收缴地换到周边府县等要求,都被江西左布政使崔恭秉公决绝。宁藩所属南昌护卫军校但凡有违法乱纪行为,崔恭依法处置。
朱奠培气急败坏之下,参奏崔恭“僣造火夫号衣”等事。明英宗派御史张纲下来进行调查,结果查无此事,所有罪名都是宁王诬告。朱奠培不依不饶地继续参奏崔恭与张纲勾结。
崔恭作为方面大员也不是吃素的,联合江西按察使原杰、江西巡按御史周一清,连连上疏参奏宁王与献王(朱权)、惠王(朱磐烒)妾侍私通,强行纳护卫将士之女为妾,南昌护卫在城中横行无忌等罪状,要求进行削藩。
来说,宗王和地方官发生矛盾,哪怕是宗王诬告对方,为平息事态,朝廷会把官员调任。但是,宁藩显然不属于一般情况,明英宗这位皇族大家长这次明显偏向地方官,认定是王府护卫官校引诱宁王犯错。遂于天顺二年(1458年)七月,下令把宁王府由南昌左卫改置而来的南昌护卫,重新改编为南昌左卫,直接把宁藩最后的护卫力量给削了。
“纲恭遂与按察使原杰、巡按御史周一清,连章奏王私献王惠王所遗宫人,护卫官军生女不令婚嫁,长即收之,有衔于内官熊璧逼之自尽。其护卫横甚,不削之虑有变。疏入,上遣太监怀忠同锦衣卫官案其事。具言恭奏王之实,王奏恭之诬。都察院请罪辅导王者。上曰:‘然。王违法多护卫官校所诱,其即改为南昌左卫以隶都司。王奏布政司官既诬,置之不问。’”(《明英宗实录》)
要说啊,明英宗此举显然是对父祖削藩政策的延续。令朝廷忌惮的几大藩王之中,晋藩、辽藩的护卫军早就被削除干净,秦藩虽然得以保留了西安右护卫,但朝廷一直在借故抽调人手,削弱其实力。如此一来,宁藩是这几个中硕果仅存的一家还保留护卫的亲藩。借题发挥,也实属正常。
向来以苛待宗室著称的明孝宗,自然不会在这事上犯糊涂,以至于让历代先皇的努力付诸东流。
“戊戌……宁王觐钧奏乞调南昌左卫仍为本府护卫。上曰:‘王府护卫,皇祖改调自有定制,已经岁久,今岂可轻变?’不允。”(《明孝宗实录》)
事实是南昌左卫跟南昌前卫前身就是宁王护卫,但历代以来被削藩,到了造反的这一代宁王手里,已经不是宁王的直接护卫,宁王能拉他们一起造反,算他本事大,但这不是他的实封权力有多大,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至于袁州卫,根本没有跟着宁王造反,至于南昌左卫跟南昌前卫跟着宁王造反,被平叛大军清洗一空,合并剩余活口,成了一个南昌卫~
--
修改:lanlingxiao FROM 112.12.233.*
FROM 112.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