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了些文章,说土木堡之变是文官集团策划的兵变
这种说法初步看起来,比 英宗败于瓦刺 要合理的多。
英宗败于瓦刺的说法,有个破绽。
宣府总兵昌平伯杨洪说,
于土木堡拾所遗军器,得盔三千八百余顶,甲一百二十余领,圆牌二百九十余面,神統二万二千余把,神箭四十四万枝,大炮八百个。
问题来了,
瓦刺,咋不打扫战场? 把盔甲和有铁的拿走拿走。
怪怪的。
--
FROM 120.85.114.*
你再看一遍。
杨去打扫战场,收了一堆盔甲。
也先为啥不把盔甲拿走?
【 在 NuscaleSM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要收拾,人全部砍死不是更省心吗
--
FROM 120.85.114.*
解释就是 被当成牺牲品。
【 在 valin1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是这些文官们,被带过去了有小一半呀,还几乎交待差不多了
--
FROM 120.85.114.*
盔甲,是草原刚需。
大炮拉不走,盔甲不拿走真是对不起祖宗
【 在 valin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正好看到个说法,也先南下本来是四路兵马,但到这时候有两路撤回了,当时瓦刺老大脱脱不花本来也不同意打,他想和明朝互市,也先没办法,属于孤军无援可能没能力清扫?
--
FROM 112.96.134.*
明军不少于10万人,
—— 未必。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军不少于10万人,这才剩几千幅铠甲。合理的解释是能拿的都拿走了,这是剩下拿不动的
:
--
FROM 112.96.134.*
都说了是 兵变,兵变,兵变。
你看清楚。
既然有兵变,损失的军队是多少?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是史书记录的数字,为什么盔甲的数据你就认,军队人数你就不认呢?
: 就算没10万人,也不至于只有几千人吧
:
--
FROM 120.85.114.*
看你挺专业的样子,你说说看。
《明史》 《英宗实录》 《国榷》
《正统临戎录》《北征事迹》 这些正史野史,哪些记录靠谱。
能回答下面问题吗?
英宗带了多少兵马离京。后勤的要单独算。
英宗返程离开宣府时候有多少兵马。
土木堡之变之前,英宗有没有分兵,分了多少,最后还剩多少。
如果有分兵,分出去的兵,到哪里去了。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是史书记录的数字,为什么盔甲的数据你就认,军队人数你就不认呢?
: 就算没10万人,也不至于只有几千人吧
:
--
FROM 112.96.39.*
非也,我就是小白水平。
那些书籍名字,我从看得文章中抄下来的。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都快赶上千户专业了,直接与千户交流吧。
: 不过千户视频介绍的很详细了。
:
--
FROM 112.96.71.*
晚上看了一堆千户的视频。
亏空贪腐又走私的边军头子杨洪等联合一些文官搞的兵变。
解释也合理。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都快赶上千户专业了,直接与千户交流吧。
: 不过千户视频介绍的很详细了。
:
--
FROM 112.9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