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记得吕思勉说过类似的
大意是古代的经文诸子之书
所提到的事情,制度
很多都是著书的人
以为该怎样办所拟定的一个想法或草案
并不全是古代的事实
在没有受过现代学科教育的古代
古人常分不清事实和观点愿望的差别
所以以古人的只言片语作为准绳
无非就是有人地位高,流传更广些
但不鉴别一不小心就可能谬误千里
而要辨别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想法
只有头脑经过正规训练才可能真正做到
【 在 valin1 的大作中提到: 】
: 历史这东西,不要说是几百年前,就是近代,稍微微调一下时间线,春秋笔法的选择一下史料细节,就能歪曲出很多不同的解读。对历史,我觉得不用深信,也不用不信,但所有的言之凿凿都只能姑且一听。人心难测,但说到底还是论迹不论心。。。深究的可以去扒细节,但这不是非专业人员有能力干的事,普通人,就是在部分史实基础上脑补你喜欢的同人,那只是个故事而已。。。所以虽然我还是没看这个什么千户,但我还是原来的态度,不相信他的严谨性
--
FROM 58.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