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臣谥号“文*”的条件是什么?
进翰林院 是走向顶级的主要有效途径(直接六部任职起点和外派低不少)
清朝有 “非翰林不入内阁” 的潜规则
但是也有一些是靠祖荫门荫起步(荣禄),有一些是能力战功升上来的(索尼、文祥、左宗棠、田从典?)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纪连海说谥号“文*”的条件是进翰林院
: 但是好像也有反例啊,比如左宗棠,谥号文襄,就没进过翰林院
--
FROM 14.19.43.*
和珅没有吧
反而一堆名将有
兆惠 傅恒 阿桂 福康安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珅?
--
FROM 14.19.43.*
和珅是生前被查且赐死,并且确实贪污严重
为啥会有美谥呢?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珅是文华殿大学士啊
--
FROM 14.19.43.*
哦
那个也是潜规则。。也有例外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 我回复的是
: 你说的 清朝有 “非翰林不入内阁” 的潜规则
--
FROM 14.19.43.*
“正三品以上,死后都有谥号”没有这么夸张吧
一品官以上应否予谥,请旨定夺,二品以下无谥,其有予谥者,系奉特旨。
鸿称通用:
定制,一品官以上与否请圣裁,二品官以下不获请。其得谥者,率出自特旨,或以勤劳,或以节义,或以文学,或以武功。破格崇褒,以示激励。终整个大清,仅四百余人,有一品大员,未得者。
【 在 yushan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臣谥号为‘文X’,和进不进翰林院没一毛钱的关系。
: 正三品以上,死后都有谥号。
: 谥号文字开头,必须是大学时,协办大学士,也就是俗称;拜相。
: ...................
--
FROM 14.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