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从山西到河北卖枣,看来三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刘备重义轻江山
关羽重义轻身,虽然险些成为三姓家奴,刘备为主,投降过曹操,被俘后意图投降孙权,被孙权拒绝
张飞从未投降过,屡败屡战
1. 下邳失守(198年)
刘备驻守下邳时,与袁术发生冲突。曹操趁机东征,刘备败走,关羽降操。张飞当时率部分兵力驻守另一城池,听闻刘备兵败,匆忙撤退,但因指挥不当,部队溃散,损失惨重。这是张飞早期独立领兵的一次重大挫折,暴露了他当时缺乏统帅大军的经验。
此战后,张飞一度落魄江湖,后来才重新与刘备会合。这次失败让张飞深刻认识到军事指挥不仅需要勇猛,更需要组织和纪律。
2. 博望坡之战(202年)
博望坡之战是刘备联合刘表抗击曹操的一次战役。张飞率军与曹军先锋夏侯惇交战,起初取得小胜,但因轻敌冒进,被曹操主力部队反击,大败而归。若非诸葛亮事先安排赵云接应,张飞可能全军覆没。
此战教训深刻,张飞因轻视曹操的军事才能而贸然出击,结果中了埋伏。战后,张飞开始重视谋略运用,不再单纯依赖勇力。
3. 汉津口之败(208年)
赤壁之战前夕,刘备派张飞率千人驻守汉津口,阻止曹军渡江。由于兵力悬殊且准备不足,张飞遭到曹军精锐的猛烈攻击,防线被突破,被迫撤退。虽然这次失败在赤壁大胜的背景下显得不那么重要,但仍暴露了张飞在防御作战中的不足。
此战后,张飞加强了对防御战术的研究,后来在巴西太守任上的防御部署就相当严密,显示了他从失败中学习的能力。
4. 阆中兵变(218年)
张飞镇守巴西期间,因脾气暴躁,经常鞭打士卒。刘备曾多次劝诫,但张飞不以为然。218年,在准备出兵与刘备会合攻打东吴前夕,张飞帐下将领张达、范强因不堪虐待,趁其醉酒时将其刺杀,割下首级投奔东吴。
--
FROM 116.23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