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去查查三门峡行船运粮有多困难。
: 到唐朝都是头疼的事。
:
====================================
砥柱河道开通漕运的初期阶段,应当主要服务于秦国对东方的战争,这就意味着,漕运的基本方向是自西向东,将秦国本土的战略资源尽可能高效地输往前线。不过,当秦国在东方已经形成较为宽广的战略纵深,原先的单向输送势必有所变化,最终在统一局面形成后演化为西向输送为主。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关中作为国都所在,易于吸引周边人口;其次,北边防务也要求秦朝政府以空前的力度抽取关东的资源。统一后所面临的新问题,客观上将促使秦朝的砥柱段黄河漕运空前繁忙。
秦封泥可见“底柱丞印”,周晓陆等学者认为:“以底柱之险狭,似不能立县,底柱丞约为秦时‘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时,所在黄河祠祀底柱之官吏”[10]。王辉对封泥的解读是:“底柱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所凿,其地势险要,时有怪物作祟,需河神镇守,或由力士铲除之。秦时于底柱设官,是为了祭祀河神、震慑异物,底柱丞殆治水官。”[11]两说均注意到底柱的“险狭”“险要”,并且都认为封泥反映了秦朝政府对底柱的祭祀。最近,有学者根据秦印通例提出了不同意见:“如果‘厎柱丞'负责‘祭祀河神',则印文应该出现‘祝'‘祠祀'等字样”,“底柱丞印”既然不合印文惯例,那么,“‘厎柱丞'可能是厎柱县丞。其职任应当包括主持厎柱附近‘尚梗湍流,激石云洄,澴波怒溢'之航道的运输管理,可能也要担任克服厎柱航段‘河阻'的修治工程的指挥”[12]。而底柱设职管理的情形表明,至迟在秦代,官方或得到官方认可的砥柱段黄河航运已经常态化。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黄河砥柱段漕运,秦汉王朝对这段漕运通道延伸线两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仓储设施颇多投入。首先是在洛阳以东修建了敖仓。敖仓大致位于今河南荥阳市西北的马沟、牛口峪一带[13],始建于秦。楚汉之际,郦食其说刘邦曰:“夫敖仓,天下转输久矣,臣闻其下乃有藏粟甚多。楚人拔荥阳,不坚守敖仓,乃引而东,令谪卒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资汉也。”“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大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4]2694由此可见,敖仓当时具有非比寻常的战略地位。不过,相比于秦朝时期,敖仓对刘邦阵营来说并不是集四方粟米以镇守东方的据点,在更大程度上,由于荥阳以东非刘邦所能控制,敖仓只能是刘邦收纳关中后方所输军粮的仓储。《史记·萧相国世家》:“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4]2016所言正反映了自西向东的单向漕运模式。
--
FROM 110.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