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幼儿园来的小白吧,啥都不懂。不通辽事的,看见喇嘛就认为是后金的使者。下意识的会以为喇嘛就是藏、蒙人,会以为是亲近女真甚于大明,会以为是女真安插在关宁的人,甚而认为是关宁军在通敌--这便是罗织的巧妙。
实际上后金信的是萨满教,喇嘛教是蒙古人那边然后流传到辽东一部分汉人。林丹汗从信黄教改成红教,引起了信仰黄教的蒙古的巨大分裂,后金乘虚而入,联络各部落喇嘛以反对林丹汗。但是实际上皇太极在后金内部一直是极力反对信喇嘛教的。
而在明朝关宁军这边,喇嘛的作用非常大。喇嘛的地位、职责,万历,天启都知道。自万历年间,边事日繁,喇嘛在其中只有立功、嘉赏,无一人质疑。在辽事上, 喇嘛行使事务是议和盟誓、率领出使、抚赏贸易、领兵监军,其叙功、调令一直是兵部,其待遇参照军职。宣大、辽东喇嘛的叙功、嘉赏、调配由兵部处理,等同军官。其从战无须特别报备兵部,“潜”字无从谈起。
1.当时关宁军的士兵大半是被后金赶出家园的辽人,还有一部分他就是蒙古人(招募的)。辽人跟蒙古等少数民族上百年的交往,染上了少民的习惯,比如信喇嘛教。这个喇嘛的作用就跟现在美军的随军牧师或者马家军的阿訇一样,鼓舞士气用的。王之臣在宁远之战的总结奏章里为宁远将士请功,除了斩首206级外,还专门为几个喇嘛请功,把他们的作用说得很清楚。
2.王李二喇嘛通晓女真语和蒙古语,在军中相当于通译、使臣、参谋。类似于现在的外交官,兼有情报方面的职责,又或者抓到了敌人的小兵需要审问或者劝降。而且喇嘛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去后金那边不用剃发,比汉人方便的多(汉人剃发之后从后金回来有个困难之处,就是很容易被边军斩首冒功)。熹宗实录里面有不少奏疏里讲袁崇焕通过喇嘛僧去建奴处侦探的例子。
王李二人及其随从自万历年间随军,在宣大和辽东军中多次立功,多次受赏。宁远大战后,在蓟辽总督王之臣所奏“复叙宁远功次”、兵部尚书王永光“议奏”以及天启皇帝的批复中,便有“西夷不抚,奴势不孤,王牧民与朱梅、祖大寿、孙怀忠、王世忠、王喇嘛、李喇嘛,此抚夷有功者也。”和“王喇嘛给副总兵,廪给增其徒从。余俱依拟。”
3.蒙古人多信喇嘛教。袁军带喇嘛,可以和被后金裹挟的蒙古部落沟通。而分化敌人是很重要的,之前明朝把安抚蒙古部落当作很大的一件事来做,孙承宗的时候抚夷有功者名单也有诸位喇嘛。(所以国榷说袁带喇嘛是种世衡之清涧僧王嵩耳)具体可以查王在晋的三朝在辽实录。
4.喇嘛僧参与关宁军的军事。比如宁远之战,"蓟辽总督王之臣查报:...二十一日城外收聚毕。时城中士卒不满二万,緫兵满桂、副将左辅、参将祖大寿皆习,见奴兵未可争锋,以死守争。大寿遂发塞门之议,诸将朱梅、徐敷奏并王喇嘛皆主大寿议,而何可纲按剑决之。于是王喇嘛请撤西洋大砲入城..."。王喇嘛参与了两个关键的决策:撤西洋大炮入城;支持祖大寿塞门的决定(何可纲按剑说明反对的人很多,赞同的人特意书名说明支持的人的重要)
5.议和并非如敏感词一样,其实也是一个选项。兵凶战危,打仗的时候,没打之前就要考虑各种可能性,比如,败的时候怎么办(本来关宁军实力就不如后金)。一败涂地的时候是拼命突围还是议和,是皇帝和大家一起玉石俱焚都完蛋,还是南逃再组织抵抗?还是和敌人议和,敌人得到物质的满足后撤退?又或者,和对手假议和,查探敌人意图,争取拖延时间?
袁崇焕定罪前后,并无一位喇嘛因此受逮捕、刑罚。桑吉八藏,锁南木座从军的时候,这俩喇嘛僧是崇祯连皇帝都不是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从戎,为明军效力,有官职有牌照,对边事的贡献比崇祯靠谱多了。袁崇焕潜移喇嘛僧入城搞阴谋,所以该死该剐,那这俩搞阴谋的喇嘛,为啥不抓不杀不开除不撤职,到留着人寿终正寝?
所以,所以潜携喇嘛僧,就是遣词用句都要生拉硬套构陷而已,“潜”字何解?“暗”字何来?
【 在 flame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喇嘛就是后金的使者,你一个剿匪司令带着土匪的中人过来想干嘛?
:
--
FROM 202.6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