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转的这个只是一家之言,应该综合的,批判的分析评价。
东晋的军事地理,阻挡北方军队南下的要冲有两个,一个是荆州,一个是扬州,其中荆州更加重要,军力也更强。
扬州靠近中央,便于控制。但是荆州在当时的通信和交通条件下,面对军事的风险,必须采取分权于荆州地方首长的方式,以获得最大的战力。
王敦之变固然在于王敦个人的野心,但是也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
后来主政荆州的庾氏,桓氏,都有独立甚至反叛的倾向和行为,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不是个人的忠诚野心决定的,是当时没有建立君权神圣的东晋政治现实下,手握最大军力的荆州军政首脑位置的他们,所必然面临的诱惑和抉择。
换个人坐他们的位置,恐怕还是这样,反叛不会停止。
王敦是开了个头,不过恐怕这些反叛不是王敦决定得了的。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次永昌元年年初的王敦之变,影响甚巨。
: 王敦之变,导致了王氏家族权力空前膨胀。史称,王敦得志以后,更加骄横,四方贡献多入王敦府邸,地方大员都是王敦的私人,王敦以沈充和钱凤为智囊,以诸葛瑶、邓岳、周抚、李恒、谢雍为爪牙,司马睿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了。相反的,东晋皇权则降到最低点。到了这一年的闰11月10日,毫无实权的司马睿,忧愤成疾,被王敦活活气死,终年47岁。临死前,司马睿留下遗诏,请求王导辅政。
: 除此之外,这场事变还在很多方面影响了东晋一朝的政治走向:
: ...................
--
FROM 11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