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风雨飘摇之际,稳固晋室不移,可以谓忠矣。
你对王导的批评,主要针对他的政策,是应该偏安,还是应该北伐。
其实历史早就给我们答案了。
王导死后多年,东晋经过发展巩固,积蓄了一定力量之后,先后由庾亮、殷浩、桓温、谢安、刘裕等人北伐,其中刘裕成就最大,然而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以后事前推,东晋从司马睿以琅邪王的身份南渡健康,在大族顶戴之下复国,新建之国其所掌握的力量确实不足以北伐。
我们经常觉得新建王朝是最兴盛,力量最强的时候。
这个印象和东晋是不符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打破原有的结构,进而重建,东晋不是这样建立的。
而王导能够镇静东南,徐图恢复,为汉族文化保留了一点火种,确实可以称得上审时度势,眼明心亮,功劳是很大的。
至于他放纵世族,导致后来的政治困境,确实是有很大错误。但是不掩其功。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敦是打响内战第一枪的,就这一点他都该被钉上耻辱柱。王导还打算给他洗白,他算毛的忠臣。
--
FROM 11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