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认知,大概率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际历史研究领域的主流观点。
但随着21世纪华夏的强势崛起,主流观点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而且,这种变化还不是咱们自己吆喝的,而是欧美学者们率先提出,咱们的学者听的一愣一愣的。
比如“华夏非国家而是文明论”,再比如“华夏从来不是后进超越,而是不断复兴论”……这些说法咱们自己说,总给人感觉有政治宣传之嫌,比如386当初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给人感觉纯粹是提升士气的瞎jb扯淡,而不是什么预言。结果谁都没想到还真被他给说中了。
实际上,老外学者,具体说应该是欧美学者,在这方面还是很公允的。他们绝非瞎jb吹华夏文明,而是华夏文明确实在历史上一直遥遥领先,领先了几千年,而且是全方位领先。满清入主华夏这几百年,才开始发展速度减缓,并在百多年前的清末,开始落后于欧洲。但这个落后的时间持续的非常短,目前华夏的复兴,让这种仅仅持续百来年的落后状态,放历史长河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里没必要去赘述华夏古代都有什么伟大文明成果。只有对自己实力没信心的个体、团体、民族和国家,才会像某棒子国一样,一再拿细枝末节去标榜自身,真正的强者,自身就为自己代言,就能自动的获得尊重。
为什么华夏几千年来一直领先?原因很简单,华夏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延续了几千年没有断线的文明。早年同时期出现的文明,都夭折了,然后接着就是一茬茬的不断夭折,这导致其他文明从来都没法真正的积累文明成果。
改朝换代对文明、文化的摧毁作用,华夏人一点都不陌生。但文明更替所带来的摧毁,华夏人却从没有感同身受过。
欧洲近代文明确实璀璨光辉,但即便是欧洲文明自己也承认,其源头是古希腊。而古希腊的文明又是怎么传到现代欧洲人手里的?是被反复摧毁多次,其断编残简被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整理,然后又回传给欧洲当代人的。这么辗转绵延,反复倒手,多次翻译,能延续、发展个鬼哦!
华夏五千年来文字一直没怎么变,光这一条对文明积累的作用,就足以秒杀全球所有曾经存在过的其他文明了。看翻译和看原文,究竟会带来多少误解,产生多少学术上的无谓争论乃至胡说八道,只要是搞科研的,不论是搞人文历史研究的,还是搞理化工程的,这方面任何一个在学术上稍有建树人,都深有体会。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门一直延续几千年的语言文字,会为文明的积累,文明的发展腾飞带来多大的先天优势,怕是当代的华夏人自己,是很难体会的。反倒只有缺乏历史积累、文化积累、文明积累的现代欧美人,才会真正感同身受。百多年前他们对华人的歧视,完全不是什么人种、肤色的问题,而是在潜意识层面,对差距的清楚认知,所带来的灵魂深处的恐惧所致。这一点,看一眼百年前杰克伦敦那本“前所未有的入侵”,便能很深入的体会。
当代欧美人,在评价华夏文明时,有三种人。
一种人是“无知者”,这类人基本对历史没什么认知,战欧美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这不是因为他们不学历史,而是因为他们残破而简洁的历史,本就没什么好学的。学一圈,能汲取的智慧还不如看一本“三国演义”外加一部“冰与火之歌”来得多。这类人如果来过北上广,自然知道当代中国有多牛,要是没来过,自然是媒体怎么洗脑怎么信,看不上华夏。
另一种人是学者,这类人民族情绪相对较弱,能比较公允的评价、认知华夏文明的伟大之处。这类学术精英人数极其稀少,他们眼里的华夏,远比咱们普通跟中国人眼里的华夏要伟大的多得多。
最后一种是专业政客,人数比学者稍多。他们虽然对华夏的了解程度没有学者深,但因其职业需要,通过倾听并信任专业人士的判断,他们对华夏的认知还是相当客观的,至少比大多数中国人客观。这类人一方面羡慕,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恐惧华夏的复兴,像百多年前的杰克伦敦一般对华夏充满恶意,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实际的知道这事儿的无可奈何,所以会相对实际的当代华夏正常相处。但是,为职业发展计,大多数这类人一定会极其违心的贬低华夏的历史,乃至贬低当代的华夏,并用这类观念反复对民众进行洗脑。无他,唯恰饭耳。不这么黑华夏,他们拿不到选票红利。
【 在 sixue1999 的大作中提到: 】
: 转了一大圈还不落后?说明人家扣了你一圈
--
FROM 223.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