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耕地负荷压力是非常大的”。
很多学者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领导不这样认为,他就单纯认为人多力量大,计划生育、优生优育被称为反动思想。结果到了60年代末,发现仅仅是连城市里的适龄年轻人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想出了奇葩措施“上山下乡”。
邓爷爷真是接手了一个烂摊子。
【 在 san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清的人均粮食比宋朝低,但并不是生产力比宋朝低,虽然小农经济时代生产力提高非常缓慢,以工业化时代人的眼光来看,难免认为是停滞的,不过后面一个朝代超越前面一个朝代属于正常现象。
: 以明朝末年的人口两个亿来说(低的估计1.5亿,高的估计在1.9亿,不同书估计不同),如果还是类似分配制度,即皇室贵族的粮食资源分配到浪费到程度,参考朱家所占有的粮食,清朝满清贵族的粮食和资源占有问题,以及土地兼并带来的大量流民,明朝的人数差不多就是自然经济状态下以及封建分配下的高峰了。
: 清朝有拉美高产作物加持,同时清朝在小农经济改进,还有税收(比如摊丁入亩)等方面的改进,进一步加大了人口的提升,但是以清朝晚期人口跌宕起伏来看,差不多已经把自然耕种状态下的拉美高产作物红利消耗殆尽。
: ...................
--
FROM 115.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