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论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西魏北周政权是一个汉化程度较低,且文化水准较为后进的政权,虽然西魏北周也沿用了中原的官职制度,并且也有一些统治者表现出对中原文化的一定兴趣,但是相比东魏北齐和南朝,其文化水准是较为落后的。那么,为什么相对落后的西魏北周能够战胜基本保持有孝文帝改革文化成果的北齐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首先,在冷兵器时代,文化较为后进的一方,在战场上容易表现得更为凶残,再加上这些政权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同敌人的领导者腐朽荒淫形成鲜明对比,自然能够战而胜之。东魏北齐虽然文化基础较深,但是它依然也是由于鲜卑贵族统治集团占主导的政权,其立国的关东地区,又是汉族文化较为发达,汉族地主阶级势力很强的地区,因此在政治上,胡、汉两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较为尖锐,其政治比较混乱,到了北齐后主时期,任用胡族恩悻执政,残酷杀害汉族文人,此时北周政权在雄才大略的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领导下,实力逐渐发展起来,最终一举消灭了北齐,自然是不足为奇。
从以上历史事实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历史上并非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完全是以汉族为绝对主体的历史,汉族和胡族之间固然有一些矛盾,有时候这种矛盾还极为尖锐,但是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少数民族和汉族在文化、血缘、心理上是逐渐趋同的。一些文化上较为后进的政权在历史的一些特定时期,既造成了一些破坏,犯了一些错误,但是另一方面,它们也扮演了消灭腐朽政权,促进中国统一,结束战乱的历史推手,汉化程度较低的北周如此,一度制造了较为尖锐的民族矛盾的元、清也是如此,对此要分两面看待。这就是看待历史的辩证法。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转发:北周是推行汉化的政权吗
: 白土知道 文化旅行者
: 2018-01-20 · 爱收集历史素材
: ...................
--
FROM 58.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