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面描述的问题才是明代边疆粮荒核心问题,盐引制,改了折色制,导致往边疆运粮食物资的积极性下降。才导致边疆物资昂贵又短缺的制度性因素。
而你说的纸币问题,早就被大元玩臭了。
纸币在本朝用实物做信用储备金重新树立出信用之前,无论元明清民,都玩坏了。是历代朝廷信用不足,才导致了贵金属无可替代的地位。
如下
…………
明弘治年间,户部尚书叶淇搞变法,为了收税方便,允许8个总商买走所有盐引,再转卖给其他零售商,叫折色制,安徽人当时有两大优势,一是在朝里做官的多,愿意将资源卖给安徽人,二是两淮盐场(江苏长江以北黄海沿岸)离安徽近,这次是安徽人得了便宜,开始在盐业反超晋商。
图片
清代两淮盐场分布图
当时两淮盐场一年出140万引的盐,差不多是1200万两白银,弘治年间一品大员一年的薪水才180两白银,盐商们已经不是富得流油,他们是富得流金子了。
【 在 ziwangyu 的大作中提到: 】
: 直接印钱不就行了。所以问题就是不懂得印钱。没有货币发行权
: 你和大清统治者是一个套路思想。
: 以为只有种地才是唯一的出路。
: ...................
--
修改:oldgeng FROM 49.93.129.*
FROM 49.9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