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holmes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的大作中提到: 】
: 英宗重新掌权干的还算不错?
: 给王振也先立庙,杀于谦,把范广妻女送给瓦剌,差点弄死袁彬这些行为咱先不论,荆襄流民百万,河套全丢,开马市纵容建州女真坐大,就这些已经可以进入明朝皇帝后三位了。要不是他儿子擦屁股擦的好,说不定大明提前二百年完蛋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2」
: ...................
抄一段。
土木堡之变前,由于宠信王振,明英宗确实对朝政多有荒废。而二次上位后,明英宗改变最大的也正是这条。
根据《天顺日录》的记载,昔日沉迷玩乐的天子朱祁镇,在天顺执政时代,却是以勤政
著称。
每天五更起床,先去奉天殿拜谒祖宗,然后批阅太监们送来的奏章。处理完早朝事务后
,还要去文化殿继续办公,遇到疑难不决的问题,就命人送到内阁去讨论。哪怕国事不
忙,也完全没有了当年嬉戏玩闹的样子。
因经历过屈辱的俘虏生涯和南宫幽禁的生活,此时的明英宗身体并不太好。大臣们担心
如此勤勉会劳累过度,多次劝诫明英宗要注意休息,但明英宗却说以前多有荒废朝政,
现在追悔莫及。
经过两次叛乱,广开言路,然后就有了一段载入历史的诏令:“今后有当言者,须直言无隐。或不切,亦不加罪”。更关键是后半句——风闻言事直言不讳,就算上奏的事不准确,也不治罪。
通过曹石之乱后,大明王朝的风气为之一正,明英宗也从一个不问政事的“甩手掌柜”
逐渐成长为颇有手腕的一代圣君。
广开言路后,一大批能臣武将被迅速启用,例如李贤、年富、王越等等。
明英宗二次执政后,尽管杀害于谦的行为“不光彩”,之后“曹石之乱”也引起了动荡
。但对于朱祁镇在位最后八年的政绩,相关史料评价还是比较高的。
一是朱祁镇首创了“国家养老制度”,规定六十岁以上老人免除劳役,七十岁以上老人
国家每年赐予“补贴”。
二是他临终前废除了封建社会延续了数千年的“殉葬制度”。
三是释放了囚禁了五十多年的建文帝儿子朱文圭,恢复了胡皇后的尊号。
对于这些仁政的施行,后世明史评价说: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宴。
单看明英宗最后执政的八年,他也算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了。
--
FROM 112.4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