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ysmth.net/att.php?p.58.1979867.283.jpg列宁篡改马克思主义理论,
省略了马理论中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渡阶段
这个多数统治少数的根基,
直接跨入了他和同僚的少数人掌权的阶段。
一战后期各参战国的士兵都厌战不想继续
由于太多先辈已经付出了代价,无法体面退出。
列宁通过出卖大片国土的方式退出战争,
连沙皇都会鄙视他的。
布党在选举中获得第2人气,本就能极大参与决策,
俄国发达将有布党很大的功劳,不会被遗忘。
但列宁不选择合作,而是选择把对方都踢出决策层。
【 在 Xaoyao (劳动最光荣)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Oct 22 03:35:09 2021), 站内 [累计积分奖励: 300/0]
:
: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对于列宁以及布尔什维克来说并不苛刻。可以说没有《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就没有未来辉煌的前苏联九十年。
:
: 老人家曾经说过一定要搞清楚“为了谁?依靠谁?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
: 这真是至理名言。
:
: 事实上十月革命前的vote已经证明,布尔什维克并没有获得多数俄罗斯人的支持;而支持布尔什维克的主要是哪些人呢?
:
: 或者说十月革命冲进冬宫的是哪些人?
:
: 是不愿意上战场的俄国士兵。
:
: 为什么1917年“二月革命”后临时government最后倒台?就是因为“二月革命”爆发原因就是前线回到后方的士兵不愿意再上前线,几年的艰苦作战下来,沙俄士兵的民族主义热情早已经耗尽,他们不愿意再为沙皇或者其他什么别的人流血了。
:
: 所以这才有了二月革命,而二月革命后的临时government居然坚持要履行俄国对协约国的义务,这让士兵们非常的不满意。
:
: 事实上许多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不管是前苏联的还是西方的都一致认为当时弥漫在沙俄军队中的只有一种情绪,就是“厌战情绪”。
:
: 对于沙俄士兵和基层军官来说,谁坚持战争谁就是他们的敌人。
:
: 列宁是布尔什维克里唯一敏锐观察到沙俄军队里弥漫着“厌战情绪”的人,是唯一不被民族狂热迷惑的人。
:
: 列宁证明了自己是天才的领导者,事实上布尔什维克当时处境很危险,绝大多数军队并没有真正掌握在布尔什维克手里;对于列宁来说,继续战争讨好沙俄后方的民族主义份子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布尔什维克也会被厌战的士兵依靠其他政治力量干掉。
:
: 而列宁结束战争,哪怕是以严重损害俄罗斯国家利益的方式结束战争,那么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列宁得罪了俄国内部的民族主义份子、资产阶级份子以及旧贵族阶层,但是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力量,而他签署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立刻就能得到几百万身经百战的沙俄士兵的拥护。
:
: 为什么一战后英国人吓得连参加了德国革命的德国士兵都不敢放他们进入英国本土吗?因为英国人担心这批德国战俘上岸后传播communism,让英国本土士兵直接倒戈。
:
: 就是因为残酷的一战让欧洲所有国家士兵充满了对自己国家的怨恨,一战后communism在欧洲风起云涌也是因为残酷一战实在是打光了全欧洲所有人的Patriotism。
:
: 对于列宁以及布尔什维克来说,他不需要得到“虚假”的俄罗斯全体国民的尊敬,在当时他只需要得到实实在在的几百万厌战的沙俄士兵的拥护就足够列宁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
:
: 换言之,如果列宁拒绝签署《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导致他和布尔什维克被厌战的士兵搞下去了,那么就算未来俄罗斯有再大的辉煌,这和列宁以及布尔什维克有什么关系?
--
FROM 117.136.38.*